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hiari畸形即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接区畸形,现主要分为Ⅰ-Ⅳ型,其中以Ⅰ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下(3-5mm),多伴有脊髓空洞症。目前存在多种手术方式,仍无统一标准术式。本文总结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中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一个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0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枕骨鳞部骨窗咬除面积约3cm×3cm,寰椎后弓咬除2cmm,充分松解寰枕筋膜,硬膜不作处理,共14例。B组患者采用后颅窝骨性减压+膜性减压术,骨窗面积约3cm×3cm,寰椎后弓咬除2cm,充分松解寰枕筋膜,“Y”型切开后枕部至C1硬膜,之后以生物膜减张严密缝合硬膜,共16例。两组患者术后通过以下3个方面进行疗效对比分析:(1)记录患者术后10天、3月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使用Tator评分评估各自总有效率;(2)通过术后3月返院复查核磁共振比较小脑扁桃体回缩、脊髓空洞变化情况;(3)记录对比两组手术术后头痛、发热、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10天、3月按Tator评分评估总有效率,B组总有效率较A组总有效率高。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差异(P<0.05);(2)A组14例患者中有3例(21.43%)回缩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上,B组16例患者中有12例(93.75%)术后小脑扁桃体回缩至枕骨大孔平面以。A组14例脊髓空洞变小或消失共10例(71.43%),脊髓空洞继续增大1例。B组16例患者中脊髓空洞变小或消失共15例(93.75%),无脊髓空洞继续扩大病例。两组脊髓空洞恢复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3)A、B两组术后出现一过性头痛分别有4例、6例;术后发热分别为4例、3例。皮下积液分别为0例、1例,两组均无无脑脊液漏及切口愈合不良及死亡病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改善患者术前症状体征,且后颅窝骨性减压+膜性减压组术后临床改善率优于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组,可能为部分Chiari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