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树鼩(Tupaia be 1 angeri,Tree shrew)属哺乳纲,灵长目原猴亚目树鼩科[1],生长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西南部地区。目前国内外应用于听力功能研究的实验动物多为啮齿类动物如豚鼠、大鼠和灵长类动物如狐猴等。树鼩被应用于病毒、神经、消化、泌尿、生殖、免疫、眼科和社会生物学等研究[2],在广西已建立有树鼩的肝炎动物模型[3],但在耳部疾病研究领域,国内外很少有文献报道。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是听力学检测常用的电生理学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树鼩进行短声(click)及短音(tone pip)诱导ABR分析,探讨树鼩的听觉功能。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树鼩的耳蜗结构进行显微观察,揭示其听觉特点,从而为后续树鼩听觉传导通路的研究及建立树鼩耳部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运用美国 TDT 公司(Tucker-Davis Technologies)TDT SystemⅢ电位反应测听仪对正常树鼩进行短声和短音ABR测定,分析其波形变化规律,确定其听阈值及各频率反应阈值。树鼩听觉功能检测结束后,断头处死,立即取颞骨部听泡进行耳蜗灌流固定,行听泡石蜡切片HE染色,全耳蜗基底膜铺片HE染色和耳蜗基底膜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形态特点。结果:(1)大体标本观察:树鼩耳蜗结构具有典型的螺旋形结构,耳蜗回数为3.5回。(2)耳蜗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血管纹、前庭膜、螺旋神经节及柯蒂氏器结构清晰可见,螺旋神经节可分为大而染色深、小而染色浅的两种类型。(3)基底膜铺片结果:基底膜内毛细胞均呈一排,外毛细胞呈三排。基底膜长度约13.6mm,耳蜗毛细胞的总数为6938个,其中内毛细胞总数1471个,外毛细胞总数5467个。(4)扫描电镜结果:树鼩耳蜗毛细胞基本与其他哺乳类动物相似,内毛细胞一排,静纤毛呈弧形排列,基底回的内毛细胞静纤毛比外毛细胞静纤毛长,而顶回则比外毛细胞短。外毛细胞三排,静纤毛呈V形排列,由内向外、由底向顶逐渐变长。(5)ABR(click)测试结果:短声引出ABR可见六个相对稳定的波峰:在80db SPL强度的声刺激下,波Ⅰ的潜伏期为1.16±0.07ms;波Ⅱ出现率较低,潜伏期为1.62±0.18ms;波Ⅲ相对稳定,且高尖,潜伏期为1.96±0.07ms;波Ⅳ潜伏期为2.66±0.13ms;波V也相对稳定,潜伏期为3.60±0.12ms;波Ⅵ潜伏期为4.62±0.11ms。随着短声强度的上升,在20~100db SPL声强范围,各个波振幅逐渐增大,潜伏期缓慢缩短。选取树鼩的Ⅲ波作为听觉反应阈值的判断标准,ABR的反应阈值为26.19±3.50 dB SPL。(6)ABR(tone pip)测试结果:短音诱发ABR的波形图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随着频率(1、2、4、8、12、16KHZ)和强度(100-20db SPL)增加,Ⅰ~Ⅵ波的潜伏期逐渐延长。各频率的反应阈值与短声听阈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树鼩在85dbSPL声音强度下,4、8KHZ时短音诱导的波形图分化较好。1KHZ~16KHZ,树鼩的阈值在刺激声于12KHZ较高,从2KHZ至8KHZ范围内ABR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从12KHZ至16KHZ则呈下降的趋势。结论:(1)树鼩相对于啮齿类动物如豚鼠、大鼠等在ABR测听方面比人类更接近,ABR波形分析将为下一步进行树鼩听觉传导通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本实验通过对正常成年树鼩进行耳蜗轴切片、全耳蜗基底膜铺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其耳蜗形态结构,认为树鼩耳蜗形态同其他哺乳动物相似,为后续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树鼩应用于耳科动物模型的研究将更具有优势,更有利于实验研究向临床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