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建模搭建了数学学科知识与数学实践应用的桥梁,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逐步转变数学教学方式,从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到做数学、用数学。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在国内高中学校普遍开设的《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改革当前的教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研究内容包括对《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分析当前《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设《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建议及对策。第一章运用比较分析法阐述了国内外校本课程及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开展情况,引出本文确定的研究问题: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开展《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教学。第二章通过对课程、校本课程、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阐述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的理解和认识,为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如何开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三章通过访谈法对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进行了现状调查及分析。了解了《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以及在开发中的困扰和难题。第四章针对《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高中学校开设《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活动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合作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给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指明了教学活动模式。第五章通过两个平行班对比实验教学研究。对前述《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探究。开展《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重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数学建模服务于实际生活,要重视问题提出的实际背景材料,分析联系数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转化、应用,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求发展。还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使学生不仅乐于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使枯燥的数学知识焕发出勃勃生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国内的基础教育教学在不断改革,《数学建模》的引入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都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以发挥学生在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