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愿文是指敦煌文献、石窟题记和绢书、幡缯中的请愿文章,它数量大,内容广,材料丰富,忠实记录了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的语言面貌,对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别字异文材料研究语音问题早已有之。本文以《敦煌愿文集》为底本,以同音替代为选取标准,运用分析、比较、个别与系统相结合等方法,对愿文别字异文材料进行充分描写,并与同时期其他敦煌文献、现代西北方言比较串联。分析表明,别字异文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现象与《切韵》音系相比已有很大不同,涉及声、韵、调三方面。声母方面主要有轻唇音分化、非敷奉合流;知章组合流;精组见系相混并开始胶化;云以代用;浊音清化,塞擦音全浊声母清化为全清声母,浊擦音清化为相应清擦音等。韵母方面的变化突出体现在止摄不分;鱼、虞有别,鱼韵既和止摄代用,又和虞韵代用;口语中刃、-n,-m尾开始相混,梗、蟹摄相代透露出鼻音韵尾消变的迹象,-p、-t,-k尾相混表明入声韵尾弱化,这两类弱化甚至导致阳声韵和入声韵发生别字异文的代用。声调方面突出特点包括全浊上归去、入声调开始消失、口语中清上、清平读音相近等。敦煌愿文别字异文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现象并非一时一地的变化,而是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不同方言点语音演变的集合。作为新材料,愿文别字异文为唐五代西北方音研究补充例证,而且新村料带来的新发现使得唐五代西北方音研究更加全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