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郊区乡村儿童是生活在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儿童群体,公共空间是承载儿童成长与记忆的物质环境,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近郊区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儿童对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这与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性较弱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现状形成矛盾,因此,加强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性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背景,以长沙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实践和行动为研究基础,根据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和服务功能,可分为自治管理型、生活型、游戏和服务型、交通通道型以及展示型公共空间,其具有双重表征性、功能复合性以及开放共享性的特征,在布局结构上相互叠加、串联和组合,通常以对外交通干道为轴线,自然生态要素作为边界线,形成点状、块状和带状三种空间形式。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存在乡土性减弱、活力缺失以及尺度失调等变化趋势,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在规模数量、配套设施、使用主体以及维护运营四个方面存在差异。基于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乡村调查研究,表明近郊区乡村儿童活动存在着通学出行高度依赖机动车、缺乏游戏空间、儿童安全感知较低、儿童独立活动性较弱等特征,此外城乡社区儿童活动具有趋同性明显、差异性逐渐减弱的趋势,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与儿童活动之间存在着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活动场所、儿童活动能有效激活公共空间活力的相互作用关系。选取与乡村儿童友好环境评价标准具有相关性或者直接提出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融合长沙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结构特征,得出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语义差异分析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莲花镇五丰村为例,采集儿童及家长的公共空间感知评价,应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整理并分析近郊区乡村儿童及家长对公共空间优化的期望。最后从物质空间建设和制度体系构建两大层面提出策略,物质空间层面的提升策略为增加功能多元的儿童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供给、建设安全连续的乡村儿童通学出行空间环境、营造自然开放且安全可达的儿童游戏空间和适合儿童尺度和活动特征的空间规划设计;制度体系构建层面的提升策略为合理配置和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强化乡村儿童的乡土文化教育、发展儿童自然教育产业和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儿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