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同志深刻的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自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奋斗目标提出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预计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达到3350万人(其中在校生人数3080万人)。毋庸置疑,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人的杰出代表,势必将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团。确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格脱离了人,自然就是一个抽象,但是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只有作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首要标志应是人格发展上的和谐。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了和谐人格,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人格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关乎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当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已经成为贯彻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梳理和谐人格的研究现状,在吸取以往有关人格研究以及大学生和谐人格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进行理论分析,概括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基本内涵,研究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工作的必要性、面临的现实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必须处理的重大关系,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具体路径。旨在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需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解,拓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视野,在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的同时,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规律,以期为新时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与帮助,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有力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