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与“heaven”浓缩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本文首先对这两个词分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语义学和哲学考查,并从这对概念入手对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进行了一番探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对这对概念作了全面的对比研究,对其在现有诸多译本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案进行了较为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作者个人的翻译对策和见解。许多学者都曾经研究过“天”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冯友兰认为“天”有五种含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以及“义理之天”。但是他的概括并不全面,因为其中不包括“事物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层含义——这是荀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他也没有认识到这五种含义中“义理之天”的核心地位。杨适认为,儒家思想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这些伦理道德规范从人的亲情﹑友情等自然本性出发,规定了诸如孝,悌等一系列对待他人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这些伦理道德规范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如儿女对父母的服从,弟弟对兄长的服从,妻子对丈夫的服从等等,这就在无形之中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自然的平等关系,而是在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下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整个宗法人伦社会就是靠这些看似自然和谐实则常常压抑﹑扭曲人性的伦理道德规范维系起来的。儒家思想认为“天”是这些伦理道德规范的最终来源,从而论证了这些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乃至整个不平等社会的合理性。西方对“heaven”的研究亦有不少。许多学者研究了“heaven”在《圣经》中的语义变化,进而指出其在西方文化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便采用了这一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天”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进行了研究。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中的“天”,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三位奠基者——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中的“天”特别突出地反映了其在中国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冯友兰对整个中国文化中“天”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与孔子、孟子、荀子对“天”的认识是基本吻合的,但不足之处是他的概括未涉及到“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状态”,而这层含义在儒家思想中是有所体现的。第二章研究了“heaven”在《圣经》中的含义。这部著作既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之作,它对西方文化的本质特点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因此通过考查“heaven”这一基督教核心概念我们便可以窥见西方文化的基本精髓。“heaven”概念的本质内涵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孕育出了一种以神为中心,崇尚自由平等精神的文化。作为上帝的居所,“heaven”从一开始就同西方人生活的重要主题“救赎”紧密相连。“heaven”象征着被救赎者永享上帝的荣耀,因此成为人们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在这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中,人们逐渐领悟到获得永久幸福的唯一途径便是毫无功利目的地坚定对神的信仰、唯善是行,由此每一位上帝的信徒都可以获得平等享受上帝荣耀的机会。因此,“heaven”的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它鼓励人们虔诚的信仰和善行,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第三章从翻译角度对“天”与“heaven”进行了对比研究。前两章的研究表明,“天”与“heaven”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天”无法翻译为“heaven”(“物质之天”除外)。然而本文收集到的数据显示,目前为止“天”在大多数情况下被翻译为“heaven”。此外,“天”作为五种含义的统一体在不同语境中被翻译为不同且彼此似乎毫无关联的词,这种翻译方法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天”的五种含义的统一性,从而无法将其完整的﹑原初的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西方读者。“天堂”作为“heaven”的中文翻译虽然受到广泛认可,但也没有翻译出“heaven”的全部含义,因为“天堂”更侧重空间意义而忽视了时间意义。因此在“天”的翻译中一种比较合理的办法也许不是用一些外语词汇来替换“天”,而是保留其拼音“tian”并辅以进一步说明。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替换,而这种替换如果忽视了文化的独特性就常常会导致译文的扭曲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