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媒体”当下正成为我国学界和业界共同使用的基本词汇,然而其内涵却尚未在共识层面呈现清晰面目。因此,在它被使用的不同文本中,其实际的所指与意向,也就未尽相同。如能以其间语义的异同作为考察的切入点,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揭示出它们所依托的语境;并能在此基础上,探讨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主流媒体”何以会承载着这样的高语境1,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相关语境才得以生成和流变。这些既是本文试图观照的核心问题,也是展开考察的基本线索。 本文通过以《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为主要资料来源进行考量,大体结论是:在中国大陆的主流媒体,尤其是官方人士及中央级媒体的表述话语中,“主流媒体”开始被提及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用来指代外国,尤其是西方大国的传统媒介;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展到自我指称。而且倘若作细化的查考,这种趋势与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作为观念的“新媒体”的被频繁使用,在时间和逻辑上,都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大陆的具体情境下,作为观念的“主流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是被作为“新媒体”的对应面而被不断地彰显,并随之转换和嬗变。 笔者认为,本文的考察具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就探讨对象而言,通过考察在中国大陆的主流话语体系中,“主流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关联的发生及其互动,既可以从关系的角度呈现媒体观念的整体演进,也可籍此梳理当下媒介理念的形成路径。其次,从实践运作的角度来看,此番探讨亦有助于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通过这对观念及其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观念背后的利益区隔及中国社会当下的现实结构,可为主流话语权的建构提供比较可行的视角。最后,从研究方法着眼,以观念史研究方法考察观念之思想轨迹与事件的研究视角,以脉络史研究为时间线索,透过“事件史”,代表人物及观点探究媒介观念意涵的演进,也算是本学科内,在研究路径上的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