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腾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关键点,在植物生理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广阔的西北干旱沙区具有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特殊环境,灌木在这一地区造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一地区研究灌木的蒸腾耗水特性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Li—6200光合测定仪和包裹式茎流计分别对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沙拐枣(Calligonum. klememtzii A. Los.)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 A. Mey.)Bunge)等四种干旱沙区常见的造林灌木在一个生长季的叶片蒸腾速率及整株液流速率进行了观测研究,并进而估算了四种人工灌木林一个生长季的蒸腾总量。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发现密度为1200株/hm~2,树龄为4年的人工梭梭林、柽柳林、沙拐枣林和花棒林的生长季总蒸腾量分别为35.22mm、62.53mm、103.56mm和32.96mm。结合其它试验,得到沙拐枣是比较适宜于流沙区治理前期在流沙上造林,梭梭比较适宜于治理后期在流沙上造林,花棒比较适宜于在丘间地造林,而柽柳可在绿洲防护林中栽植。 灌木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表现出与气孔导度相反的进程趋势,其日进程曲线主要为单峰型,而气孔导度日进程曲线却出现了中午低,早晨和傍晚高的现象。四种灌木气孔导度的生长季平均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柽柳、沙拐枣、梭梭和花棒;蒸腾速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沙拐枣、柽柳、梭梭和花棒;水分利用效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花棒、柽柳、沙拐枣和梭梭。 四种灌木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主要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均与空气温度呈极显著相关,柽柳和梭梭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还与水汽压亏缺呈极显著相关。而土壤含水量则在更长的时间内影响着灌木的蒸腾速率。 四种灌木的液流速率日变化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呈现明显的规律,主茎的液流速率日变化表现为窄峰型,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的液流速率日变化多表现为宽峰值。而在一个生长季内其变化呈现出较大的不同。 主茎和一级分枝的液流主要发生在白天,在早晨5:30—7:00液流速率都下降到接近零值附近。一级分枝液流的启动和停止时间并没有出现比主茎推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