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能否稳健高效的运行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银行业具有高风险的行业特征,不良银行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往往会导致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业的政府规制。我国的银行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后,虽然在银行经营管理与经济绩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但我国银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实质性的差距。如何快速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新制度经济理论,制度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制度瓶颈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但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具有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制度。就我国的银行业而言,银行规制体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在本质上具有制度的激励与约束功能,能否建立起一种有效的银行规制体制,发挥其良好的激励与约束功能,是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规制经济学的视角,以银行规制体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构建银行规制体制的“主体(Subject)--标的(Object)--机制(Mechanism)”分析框架(简称SOM分析框架),并在对发达国家银行规制体制改革经验进行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设计中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对策,以期能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全文共分为6个部分:序言。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论文基本结构,界定本文的研究范畴,陈述论文的主要创新及需要改进之处。第1章:银行业政府规制理论综述。首先对银行规制的理论基础---政府规制理论进行述评,然后围绕政府为何要对银行业实施规制这一基本问题,对现代银行业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最后对我国国内银行规制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述评。第2章: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首先构建银行规制体制的SOM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基础上对银行规制体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工具对银行业规制体制改革的动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银行规制体制改革的成本收益分析,研究银行业规制体制改革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动态性,建构银行业规制体制改革的理想边界区间模型。第3章:发达国家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的比较与借鉴。对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并提出对我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第4章:中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的变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分析我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的历史变迁,然后对我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第5章:中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设计与对策。研究设计我国银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提出改革的目标、原则、路径选择及具体的改革对策。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银行规制的研究多从金融学的角度展开,且又以实务性、局部性研究为多,对银行规制体制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本文以体制为切入点,在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从规制经济学的视角对银行规制体制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入研究。2、在对银行规制的体制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银行规制体制的“主体(Subject)--标的(Object)--机制(Mechanism)”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的构建使得对银行规制体制分析的逻辑结构更加严谨完整,研究更具系统性。3、针对规制者在规制过程中可能因主观故意的不良动机而进行不当规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规制猎获”的新观点,并对其成因、特征及其危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规制猎获”观点的提出,是对规制俘获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使该理论的研究更贴近客观现实,对我国规制者的规制改革实践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本文认为对规制者的规制必须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层面综合展开,二者缺一不可。论文引入心理学“心理契约”理论,提出在建立对规制者有效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的同时,应加强规制者基于心理契约基础上的道德自律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