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我国金融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金融市场化的制度转轨进程加快,国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迅速提高,金融规模与质量增长迅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金融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由于银行活动在我国金融活动的比重大,使得银行监管更显得重要。而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以及我国进入WTO后的强大压力,要求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快。基础差、问题多、压力大,使得中国银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隐患更加复杂化,也使得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合适的银行监管机制。同样,国际上金融银行领域的危机也比比皆是。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都经历了相当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同时,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危机的外溢效应逐渐加强,使得一个国家的银行危机往往发展为某一区域或者更大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和危机成本不断扩大。这些都迫使世界各国的银行监管当局及相关的国际组织对现行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反思。本文介绍了银行监管的历史及现状,回顾了银行监管历史上对管制和自由化争论,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阐述了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交易费用、国家与产权理论、制度的起源与构成、制度变迁、供需及均衡、信息不对称、博弈及激励—委托代理理论等,并借助于这些理论知识来开展对银行监管问题的讨论。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类,其认为正式制度是一种有形的制度,非正式制度包括信念、道德、习俗及意识形态等相对无形的制度。由此,本文也将银行监管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部分来讨论。同时马努埃尔·癸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银行业稳健的三根支柱法,即官方监督、内部管理和市场纪律。国际清算银行在2001年的《新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稿中,把市场约束与最低资本要求和内部管理并列为银行业稳健的三大支柱。因此我们三个方面来讨论银行监管正式制度,分别为内部控制制度、外部监管制度、市场约束制度。内部控制部分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估理论的内容,其次介绍了内部控制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而后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契约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当前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最后通过一模型设计来讨论经营者的声誉激励机制。外部监管部分分别介绍了准入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资本监管和预先承诺制等内容。并构建一个银行所有者(全民)、监管者和银行经营者的博弈模型来通论合谋问题的防范。市场约束部分分别论述了市场约束的定义及其产生、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前提及机制、国际银行业市场约束的进展和实际等情况,并给出了一些构建我国市场约束体系的建议。最后在非正式制度安排部分分别介绍了儒、释、道、法四家学说,并从律己、律人与法治三个方面论证了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运用于国有金融机构的规范治理,并辅之以对先进文化的弘扬,同时尝试进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机统一,希冀搭建起一个恰当全面的银行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