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与民众运动——以1937-1939年的陕西省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sy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事变后,国共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步的走向和平,走向共同抗日的道路。在国共统一战线的区域内,中共的组织发展和代表其活动的群众运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陕西,因为其处于陕甘宁边区的毗邻地带,是国民党严密防范的地区,同时又是中共进行渗透的地方,所以对这一地方的考察更能看出这一时期中共发展的轨迹。1937——1939年这一段时间,是国共合作良好的时期,对现有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具有三个阶段的特征。首先是西安事变至卢沟桥事变这一时期,国共合作正在谈判与酝酿阶段,但和平之势已成,这种情况下中共恢复发展革命老区的组织,并在红军驻防地区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到了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共合作已成,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名义下,扩大组织,利用国民党的合法群众组织——抗敌后援会开展群众运动。但是由于白色恐怖及关门主义的影响,组织的数量上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所以到了1938年4月中共发出要大量发展党员的号召,中共组织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而陕西形势的危急,也使得沿河各地群众运动声势浩大。但是在1939年初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共组织发展与群众运动都进入了一个相对抗战前期来说比较低迷的时期。通过对1937——1939年中共组织发展与群众运动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国民党的防范之下,陕西中共势力不得不受到制约,而统战大的环境又使得中共对于国民党的制约要有所妥协。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无论是组织发展还是群众运动,都不会形成大的声势。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有清一代省、厅、州等行政机构、行政区划以及守巡道的辖区和相关官员的职能的变化过程。研究以已经出版的各种清代档案、官修典籍和其他文献为基本材料。全
本文主要利用《中国旧海关史料》中的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数据,进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贸易流通网络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  首先,本文选择了12个港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代上海报业的发展历程,剖析研究西方要素对上海报业发展历程的影响,上海报业带有西方“冲击--反应”模式的印迹,外国人在沪的新闻活动多、影响深,发达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