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坏性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开展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体系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害,保障灾后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各项用地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地震灾区国民经济各项事业的尽快实现全面恢复重建和平稳过渡;能够从土地管理角度针对地震灾害的恢复重建为我国防震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政策制定依据和思路参考;土地利用应急专项规划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破坏性地震灾害发生区域玉树地震灾区为研究样区,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灾害学、地震学、系统工程学理论、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当前在应急管理和应急规划研究领域,尤其在土地利用应急规划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表明论文选题土地应急管理和恢复重建规划研究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概念和基础理论铺垫方面以及技术方法可行性方面的意义和优势。全文系统构建了涉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从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灾时动员、应急响应到恢复重建的应急规划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分三个模块重点就地震灾后震情定性与灾情评估、地震应急避难转移安置场所的优化选址、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加以研究。研究思路上,首先通过震害评估测算人员伤亡与和房屋倒损进而测算待转移安置人口,再根据待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和备选应急避难场所有效人口容量以及综合考虑安全性、便利性的要求优化选址过渡性安置用地,最后针对恢复重建各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优化配置,并探讨地震灾毁土地及临时安置用地的综合整治。技术方法上,地震灾后震情定性与灾情评估,通过震害案例相关性定量评价模拟改进等震线烈度破坏损失比模型和烈度衰减对数损失评估模型。烈度衰减对数损失评估模型结合地震现场调查评估人员伤亡、转移安置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目视遥感影像判读结合等震线烈度破坏损失比模型评估重灾区结古镇房屋倒损和震害损失。地震应急避难疏散场所的优化选址按照选址原则,在gis支持下,采用location-allocation优化P-center模型构建地理空间几何交通网络,通过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短路径分析和最便利设施分析以及邻域分析的欧氏距离测算,选取安全性、有效性、指标,采用线性功效函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选址避震疏散临时安置用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首先明确规划编制原则,理清规划编制思路,分别就灾后土地现状调查确权与灾毁土地评估、灾后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恢复重建用地规模预测、恢复重建用地布局优化、灾毁土地综合治理、灾区土地生态功能修复和特殊支持政策七个方面加以探讨。指出人均用地现状指标适度从紧的规模预测方法符合快速定量预测的编制要求,灾后土地的整理复垦重点在于恢复灾毁耕地的产能,灾毁建设用地采取“分而治之”的治理模式将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