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作为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促进军工企业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军民融合发展破题的突破口。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老国防工业基地之一,具有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厚底蕴、得天独厚的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随着军民融合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位于几大战略联结节点上的重庆,如何把握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国防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现实课题。因此,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的区域经济效应,探索产业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 当前,以重庆为样本研究军民融合和区域经济关系的著作不多,且大多集中于“军转民”、“军民结合”时期。将重庆国防科技工业视为一个整体,全面回顾其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其促进区域经济的原理,着眼其向“军民融合产业”方向转型进行谋划布局,是相关文献著作研究的盲区。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及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总结其带来的经验与启示。然后回顾了重庆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演变,依次归纳分析了“军民分割”、“军转民”、“军民结合”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以产业结构、产业集群、技术溢出等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点,对重庆国防科技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国防科技工业是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隐形的翅膀”,促进了重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提升了区域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等论断。并从“政、产、学、研、介”五个维度对重庆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重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包括统筹统管体制滞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教资源相对较弱、中介服务机构缺失、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一些主要问题。 为解决国防科技工业相关统计数据获取困难和SWOT采用定性分析不够严谨的缺陷,本文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改进的SWOT模型,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数据的方法,采用专家评价法对重庆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分别进行评价打分,得出重庆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机遇大于威胁、优势大于劣势的结论。并针对重庆国防科技工业外部环境的威胁与机遇、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具体分析了重庆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紧紧围绕“政、产、学、研、介”军民融合体系,提出在宏观层面上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进领导机构,加大对军民融合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重庆市政府和国家部委、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推动“泛西三角”的区域协作和加强对外开放等措施;中观层面上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和电子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进和发展航空航天、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立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加快产业基地化和集群化发展布局,加强科教领域资源统筹和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军民融合产业信息交流平台,大力发展中介技术服务;微观层面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改革管理运行体制等几点具体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