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进入短暂的高速增长期,世界石油价格的飙升带动了俄、哈等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加入WTO为中国带来了第二次开放和改革,双方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贸易规模、投资项目、合作领域都迅速扩大,这为今后双方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造成世界总需求持续疲软,全球贸易市场萎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国际汇率波动加剧等连锁反应,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同时,也结束了欧亚国家依靠能源出口支撑的长达九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暴露了各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中国虽然也在危机中受到很大影响,但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得经济复苏强劲,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认可,世界经济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是由这场危机开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心开始转移,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重要性开始上升,奠定了当今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的矛盾局面。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遏制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世界大国的崛起,携“两洋战略”从东、西方向对中俄的经济、政治、军事发展形成压制,在地区合作中将两国边缘化、孤立化的意图明显。随后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陷入激烈交锋,融入西方的策略以失败告终,这促使俄的战略部署开始“向东转”,考虑与中国加强全方位的合作,以应对不利的国际局势。与此同时,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旨在以创新的合作方式,推动丝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密切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深度,同时为中国向西开放打开通道,这正与俄罗斯“向东看”的战略不谋而合,为两国大力开展经济合作对接提供了“战机”。2015年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成立,同年两国签署了“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正处于稳步推进中,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科技、金融、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共建丝路带的倡议下双方也显示出良好的合作势头。然而,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水平总体滞后于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更未充分发挥出符合两个经济体巨大体量的合作潜力,双方区域合作的领域和深度还有待加强。此时,展开对中国与联盟国家经贸合作的研究,梳理经贸合作的历程,探寻对接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厘清影响多方合作的人为阻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无疑对继续推动欧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评述了关于欧亚经济联盟研究、“一带一盟”对接研究以及相关自贸区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还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框架,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阐述了本文进行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经济相互依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及地缘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便为研究提供合理支撑。第三章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以历史逻辑为链条,梳理了中国与联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三个阶段,表明只有当本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时,双方合作的规模、水平和质量才能得到同步提升。随着联盟各国经济走出低谷,依靠石油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经贸交往逐渐频繁,合作机制日趋完善,合作领域和合作成果不断丰富,双边经贸关系得到快速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双方在能源合作、技术合作、金融合作、农业合作和交通物流合作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进行了介绍。同时,还从贸易和投资的规模、国家分布和结构角度,对双方经贸发展的现状做了静态和动态分析,认为双边经贸发展的增速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规模小、结构失衡等问题。第四章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困境与机遇。一是分析了双方经贸合作遇到的来自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发展的阻碍,即联盟内部向心力不足、利益诉求不同、政治稳定不同、内部驱动力不足、一体化水平较低,以及来自对接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阻碍,即对“一带”倡议的不同认知和担忧、民族文化差异的风险、区域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中国和联盟国家经济实力不对等;二是详细分析了来自中亚复杂多变的局势、西方国家的强力阻挠和多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的外部阻碍;三是对经贸合作迎来的发展机遇、战略机遇、平台机遇和区域合作机遇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第五章是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的分析。首先,运用指标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进行了解析:选取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综合互补性指数、产业间贸易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以及引入FDI业绩指数进行测算后,分析中国与联盟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互补性、贸易联系紧密度以及引资竞争力情况。其次,选取2003-2018年共16年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的开放程度、政治和制度因素、贸易便利化程度和区域一体化因素四个层面考虑影响中国与联盟国家贸易效率实现的人为因素,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模型检验和回归估计,最终得出双方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具体算数值,从而全面地反映双边贸易政策效果和发展潜力。最后,又对创新区域合作模式——自贸区建立的前景进行了推测,得出短期内双方要想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仍充满挑战的结论。第六章结合前文各章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章从密切政治友好关系、深化项目务实合作、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纵深发展的合理建议,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就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的建立给出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和归纳,并对后续可以开展的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