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丝核菌属真菌(Rhizoctonia)引起的稻麦纹枯病是稻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随着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稻麦纹枯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对该类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如嘧菌酯、噻呋酰胺和多种唑类杀菌剂等,但长期、大量、单一的使用,使得病菌对部分药剂产生了很强的抗性,对另一些药剂产生抗性的风险也在增加。为降低风险,提高药剂对纹枯病的防效,本文通过将拜耳公司新研发的丙硫菌唑与生产上常用药剂进行复配,筛选增效组合,并据此研制出24%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丙硫菌唑与不同杀菌剂复配对稻麦纹枯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当丙硫菌唑与戊唑醇以2:1或3:1配比时,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的增效比(synergic ratio,SR)值分别为1.94和1.73,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tonia cereals)则以3:1和2:1的增效作用较好,SR值分别为1.88和1.92。丙硫菌唑与氟环唑复配对纹枯病菌的联合毒力较强,3:1、2:1、1:1、1:2和1:3等5个配比对小麦纹枯病菌的SR值均大于1.5,其中2:1的SR值高达6.69;对水稻纹枯病菌,1:3配比的SR值亦达到1.87。丙硫菌唑与噻呋酰胺复配,对小麦纹枯病菌则以1:2配比效果较好,所有配比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联合毒力只有相加作用,并无增效作用。丙硫菌唑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分别以3:1和1:1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增效作用,SR值分别为1.92和3.73。而丙硫菌唑与咯菌腈复配,不同配比对稻麦纹枯病菌的毒力均无增效作用。2、通过对润湿分散剂、抗冻剂、增稠剂和消泡剂等助剂进行筛选,获得最佳药剂配方组合为:16%丙硫菌唑+8%戊唑醇+4%Featdis SCP+3%EFW+0.2%黄原胶+1%硅酸镁铝+4%乙二醇+0.1%有机硅消泡剂,并加水补足至100%(质量比)。通过对产品各项性能指标的测定,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即经过54±2℃热贮14 d后,悬浮率95.2%,pH值6.9,平均粒径D50=0.712μm,析水率2.3%,持久起泡性小于25mL;0±2℃冷贮7d后,pH值7.1,悬浮率94.8%,平均粒径D50=0.871 μm,持久起泡性小于25 mL,黏度在200~600mPa·S范围之间。3、田间药效实验结果表明,24%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50 g/ha、600 g/ha和750 g/ha对水稻纹枯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次药后15d防效可分别达68.66%、69.78%、79.10%,明显好于丙硫菌唑与戊唑醇单剂;当药剂有效含量分别为90、120和150 g/ha时,药后14 d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分别为64.76%、79.70%和90.22%(2018年),74.17%、78.39%和86.27%(2019年),亦比单剂防效更佳。以上结果说明,丙硫菌唑与部分生产上常用药剂复配,可有效增强其对纹枯病菌的毒力,且在田间对纹枯病亦有较好的防效。本研究研发的24%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各项产品性能指标优异,有进一步工厂化生产和大田广泛施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