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意向的实证调查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后,高职院校被定位成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地,由此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数量和专业点逐渐增多。然而,现实情况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要求,伴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学生就业率逐年降低,尤其相较于名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显得更加困难,这极易使高职学生产生“毕业即失业”的消极观念,从而产生影响就业的恶性循环。虽然政府已经针对此采取了相应的帮扶措施,如西部计划、返乡创业等,但有的学生却把这些措施当成了暂时的跳板,为的只是在未来就业中获得优惠条件,因此这往往只能解决短期内的就业危机,起不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根据行为心理学理论,个人的内在思想和认知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行为。同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意向也会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当前,如何有效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想要从根本上了解就业难困境的解决方法,就必须从研究学生的就业心理入手。基于此,本论文选取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意向的实证调查这一研究主题,以亳州地区2所高职院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亳州中药科技学院)的学生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法总结了就业意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设计并发放问卷,取得了高质量的调研数据,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数理统计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形势认知上普遍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悲观情绪严重;(2)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对口就业的意愿十分强烈,就业灵活性不高;(3)就业期望薪资水平较高,超过了现行的劳动力市场标准;(4)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向组织类型呈现明显的公共部门“热”和民企私企“冷”现象;(5)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希望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与沿海城市工作,大城市情结较重;(6)高职学生对实际经验和工作技能的渴求度较高,并认为它是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由此,本研究提出营造积极乐观的就业认知、加强市场紧缺型人才培养、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民企私企等非公有制企业助力高职学生就业以及增强中小城市人才吸引力5个对策与建议,并从国家、社会、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个人的角度就应该如何做给予了详细论述,希望能为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其他文献
性病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在我国.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被感染者主要是年轻人。因此,对年轻人,包括对中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普及
高职学生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中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近几年,随着终身教育、教育信息化理念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渐渐走进了学生
目的 了解合肥市0-5岁儿童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0.5岁儿童1085名进行血清维生素A测定,同时进行包
本文分析了IFRS15的收入确认模型,重点研究了IFRS15给油气行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分析了IFRS15影响油气行业财务信息情况;另一方面分析了IFRS15影响企业管理情况。最后,从油气
Approximately 35.0% of annual hospitals budget is spent on buying materials and supplies, including medicines. We can bring about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the
目的了解景宁县畲、汉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乡镇17所学校7~17岁畲族男、女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同等数量的汉族学
进入2l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以培养“操作型、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几近一半,是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了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政策不断向职业教育倾斜。从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中职免费政策,免费政策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先是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
中国五矿集团控股的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德国微型钻头公司HPTec。这是中国五矿海外收购的最新举措,而收购对象则从此前侧重的海外上游矿产资源企业发展到下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