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基本战略方针。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对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机组的性能监测与能损分析为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超临界机组以其在热经济性上具有的明显优势,已成为国内火力发电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一批国产60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陆续投产,超临界机组将成为我国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
本文以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机组运行参数基准值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机组运行参数的能损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为合理的火电机组经济性诊断模型。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包括:
在深入分析目前火电机组经济性指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火电机组性能计算模型。重点研究了热力系统经济性计算中的关键性参数主蒸汽流量的计算。提出了神经网络建模的方法,解决了因通流部分结垢或腐蚀引起的主蒸汽流量值偏差的问题,为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蒸汽流量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机组运行参数基准值模型进行了研究。将热力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根据参数的特性选取不同的方法确定其基准值;着重介绍了双背压凝汽器真空、带蒸汽冷却器和疏水冷却器的加热器端差基准值的确定:主要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确定主蒸汽压力基准值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循环水入口温度下的主蒸汽压力的基准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锅炉运行参数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确定锅炉运行参数基准值的方法。
在热力系统性能计算和参数基准值确定的基础上,研究了火电厂热力系统在线能损分析模型。归纳总结了主要参数的能损分析方法;在深入分析氧量的传统能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模型的氧量能损分析方法,并定量分析了氧量变化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电厂6KV高压辅机的经济运行。详细分析了循环水系统、给水泵系统、制粉系统、风烟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重点研究了制粉系统的优化,提出了以制粉耗电率与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之和最小作为优化目标优化输入参数,确定制粉耗电率基准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