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设计是把城市空间视为整体,对空间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进行的整合设计。但当前,我国城市设计无论是在空间范围限定方面,还是在设计对象限定方面,都是依托于城市规划体系,以土地划分和行政区划为依据,这并不符合城市设计整合空间的目标和本质。这种“只分不合”的城市设计划分方式导致城市空间各自为政,缺少整体关联性;导致空间资源相互竞争,缺乏统筹配置。而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城市空间资源因其稀缺性和特色性价值,如何进行统筹谋划,发挥最有效效益成为各个城市关注的焦点议题,城市设计发展面临着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近些年在国内外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领域内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设计实践形式——城市设计框架,因其对城市空间整体发展的战略性谋划作用,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城市设计理论应用的最重要进步之一”。对城市设计框架及其模型的研究,将有助于以整体性思维重新认识城市设计,给予和还原城市设计作用的有效空间;有助于统筹配置城市空间资源和城市设计项目,促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有助于有效连接城市设计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明确城市设计的起点与方向。本文采取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路线,以实践为前提和基础,建构较为完整、较为理想化的城市设计框架概念模型。首先,从国内外已经存在或正在探索的实践出发,结合各自的实践背景,提炼出城市设计框架最为根本和核心的本质内容,为城市设计框架模型建构奠定了实践基础。其次,从城市空间及其发展的基本认知出发,明确城市设计框架的核心目标,从应用情境和构成结构两个层面建构城市设计框架的概念模型,并预测城市设计框架对城市设计实践和专业价值。其中,城市设计框架的核心目标是以“纲举目张”的方式来掌控空间和以“求同存异”的过程来协商行动;城市设计框架的概念模型由作为行动基础的全局资源,作为行动指向的空间远景和作为行动规则的集体协商三部分组成。最后,分别就城市设计框架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其中,作为模型“输入”的资源包含具有一定影响的情境资源和直接相关的内部资源;作为模型“输出”成果的空间远景包括空间发展的物质形态骨架和参与主体集体行动的方向与焦点;作为联系模型“输入”资源和“输出”成果的协商机制,包括分工协作的团队组织、循序渐进的操作程序、因时制宜的协商技术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