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也看到,我国GDP增速自2012年首次下滑至8%以下后,增速持续下降,实体经济萎靡,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急需新的增长点。伴随着实体经济景气不振,我国金融市场近年来也受到冲击。作为我国金融系统主体的银行业在社会经济出现困难时愈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国银行业存贷款利差逐步收窄,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与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收入及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在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浪潮中兴起。由于互联网企业拥有更低的运营成本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方面的优势,在理财产品及小微贷款方面逐步蚕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商业银行最具有优势的信贷业务方面,开始对商业银行形成潜在威胁。此外,由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实体经济步入转型期,去产能使得大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由此带来大量的不良贷款,引起了我国商业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显著上升,利润被进一步蚕食。在如此背景之下,本文拟深入研究“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状况,通过对13家主要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商业银行间效率差异的微观原因;之后进一步分析2013-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效率的变化趋势。最后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本研究利用我国13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2013-2015年的经营数据,首先使用DEA方法结合Tobit回归,分别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状况、盈利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利用 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解指数,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业整体盈利效率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盈利效率差异整体上在逐步缩小,这主要是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拉近了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间的差距;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整体不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仍都处于规模收益递增区间,所以做大规模仍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优选择;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一直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一直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即国有商业银行对于资产的配置以及成本的控制能力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拥有更强的公司治理能力,在银行业领域,国有商业银行凭借自身长期的经营经验以及股份制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使得其在盈利效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2013-2015年间,销售净利率、利息收入与资产比以及非利息收入与资产比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效率的稳定的显著因素,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与三者均成正相关关系;2014年后不良贷款率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2014年及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显著攀升,由此带来的不良贷款损失显著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审慎放贷,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在2015年之前,资产负债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有显著影响,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商业银行,其盈利效率越高,但在2015年时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规模的提升,各家商业银行间的规模效率差距逐渐消失,使得资产负债率无法进一步带来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因而不再是商业银行盈利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盈利效率在2013-2015年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行业整体技术环境的退化,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除自身管理因素外的影响而使得盈利效率下滑,本文分析认为主要是实体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社会融资规模萎缩、净息差收窄以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脱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