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老舍创作的黄金时期,这十年的艺术成果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单从创作数量来看,老舍终其一生创作的近八十多部作品中(相声、鼓词等通俗的民间文学艺术除外),只这十年创作的作品大约占了小说部分的一半。与同时期其他作家相比,而老舍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自己的笔触指向了那些他熟悉的处于中国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以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的讲述了城市贫民的思想、内心活动和命运,并且将自己融进了这些贫民当中,控诉了旧社会给当时民众带来的伤害。而且从艺术的角度来讲,老舍“幽默大师”、“语言大师”的美誉也是在这十年的辛勤耕耘中形成的,其间的作品也在后期走向了国际,1936年开始创作的《骆驼祥子》有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的译本,《离婚》、《猫城记》和三个短篇集子《赶集》等也在国外被翻译成了英语等多种译本,由此可见,三十年代是老舍整个创作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篇是他的主要成就,但本文避其锋芒,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三十年代中创作的短篇小说上,通过对这些短篇小说深入的探讨和挖掘,期间也会涉及到一些长篇小说的简要分析,目的在于加深和拓展我们对老舍长篇小说的认识,进而了解作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和更全面、立体的认识其笔下的北平市民形象 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老舍三十年代的部分作品分两个方面进行对照,即作品与作品之间人物的对照和作品内部人物的对照,阐述了短篇小说对长篇小说起到了补充与拓展的作用。 第二部分从“追述”的角度分析了长篇小说是如何反哺短篇小说的,而短篇小说最后又促进了长篇小说的发展。 第三部分对两部独特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和《阳光》进行分析,系统阐述了老舍之所以在这两篇短篇小说中以女性叙述人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的原因。 结语简析了分析短篇小说对进一步了解作者“批判国民性”的思想和北平市民形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