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投资的力度,投资项目和投资规模明显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但公共投资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建成项目未充分利用、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农村公共投资效率低下,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央强调区域均衡发展,但是东中西不同区域的农村公共投资情况差异较大,投资规模、结构不合理和效率低下阻碍了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对农村公共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区域公共投资规模、结构及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产生效率差异的原因,有助于优化公共资本配置,进而提高农村公共投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现状,本文分析农村公共投资产出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其中配置效率分为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并提出关于提高农村公共投资效率以及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首先,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分析。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公共投资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农村公共投资内涵与范围、农村公共投资效率等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农村公共投资现状分析。从农村公共投资总量和各类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东中西各地区农村公共投资现状,结果显示,各区域农村公共投资力度逐年上升,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得到一定改善,但东中西部农村公共投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再次,农村公共投资效率区域差异实证分析。以农村公共投资理论为出发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农村公共投资产出、规模及结构效率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其中配置效率分为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投资的产出效率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规模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中部、西部、东部,东部地区农村公共投资已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中西部还未达到最优规模水平;中部地区农村公共投资结构效率最高,东西部稍低。最后,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总结主要结论,并基于农村公共投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农村公共投资效率、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