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现代大学密切相关,大学校园实际上是新文学的发源地。新文学首先发生于蔡元培执掌的北京大学。他首先邀请了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随后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如胡适、李大钊、周作人、刘半农等来到北大。他们不但走上讲坛,而且创作白话诗歌、小说和理论文章,使整个文学学科的面貌焕然一新。随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诸多大学相继引入新文学课程,开始了新文学进入大学课堂的较早尝试。在这众多学校中,齐鲁大学便是不可忽视的一所。它将新文学引入大学课堂,不但促进了新文学的深入传播,而且对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还应注意到的是,新文学在齐鲁大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动荡的外部环境和学术化主流研究方向的双重挤压下,新文学的活动空间被压缩,不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而且新文学作家也呈现出与大学校园逐渐分离的趋势。本文主要以齐鲁大学于20世纪30年代聘请的新文学家教员为考察中心,借助当时的史料报刊以及齐鲁大学的历史档案和相关人物的作品、书信和日记等文献材料,重点阐述齐鲁大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新文学家齐聚齐鲁大学的过程,并考察这些新文学家们怎样通过教学、刊物等渠道向学生传播新文学,以及学生又是怎样通过文学社团、讲座等形式表达对新文学的关注的,从而展现新文学是怎样通过文学教育进入齐鲁大学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的。引论部分主要讨论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新文学的关系,阐明齐鲁大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文学教育的确立,并且介绍有关齐鲁大学文学教育的研究成果。第一章:齐鲁大学的双重革新。20世纪30年代,新的学制已然确立,文学观念开始革新,各个大学相继引入新文学教员并开设新文学课程。在这种趋势下,新文学也逐渐渗透到齐鲁大学中。本章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是,在这种新的潮流趋势下,齐鲁大学怎样将新文学引入校园之内,并在教师聘请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革新。第二章:新文学在齐鲁大学的发展。新文学课程的设置、新文学教员的引入,为齐鲁大学文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是研究齐鲁大学的文学教育时,不能仅看到课程和教师的重要性,还应关注课堂之外师生的文学实践活动。本章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是,齐鲁大学的师生怎样通过文学社团的建立、学术讲座的开展和校园刊物的创办表达了对新文学的关注,新文学在齐鲁大学的传播与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第三章:新文学的短暂繁荣。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进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齐鲁大学之所以没能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文学教育上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章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是,新文学之所以没能在齐鲁大学获得深入持久的发展,其原因不仅在于学校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也在于大学所承担的学术研究之功能使其将新文学排除在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新文学的生存空间。结语部分概括了大学文学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总的来说,大学的文学教育有利于新文学的发展,它不但有利于新文学创作主体的培养,而且有利于新文学创作的再生产。反之,新文学也促进了大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它不但促进了新文学理念的深入传播,而且能够为大学营造一种开放、自由的校园氛围。但是还应注意到的是,大学的学术研究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新文学的生存空间,以此来观照当下的文学教育,大学应转变“重研究、轻创作”的观念,促进作家与文学教育的重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