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皮性钙粘附蛋白和雄激素受体在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10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7-70岁之间,平均48.5岁,所有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且均接受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术后全部给予化疗,淋巴结>3个的给予放射治疗,ER/PR阳性的患者给予5年内分泌治疗,病理诊断采用2013年WHO制定的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临床分期采用2013年NCCI制定的乳腺癌TNM分期标准,病理科收集100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别选取TNBC和non-TNBC各50例,调取临床病理资料,组织蜡块,行4μm厚度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EGFR,E-cadherin,和A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阳性表达的意义,与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1)EGFR、E-eadherin、AR在10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EGFR在100例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8%(48/100),E-eadherin异常表达率和AR阳性率分别为53%(53/100)、65%(65/100)。 (2)三个分子标记物的表达与年龄、绝经状态、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3)100例乳腺癌中,EGFR在腋淋巴结阳性组的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E-cadherin在腋淋巴结阳性组异常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阳性率低于腋淋巴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中EGFR的阳性率高于无复发转移组,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高于无复发转移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的阳性率低于无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阳性组的5年DFS低于EGFR阴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E-cadherin正常表达组和AR阳性组的5年DFS分别高于E-cadherin异常表达组和AR阴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EGFR、E-cadherin、AR在TNBC和non-NBC中的表达情况:TNBC中EGFR阳性率和E-cadherin异常表达率高于non-TNBC,AR阳性率低于non-TNBC(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5)EGFR、E-cadherin、AR在TNBC中表达情况:TNBC中腋淋巴结阳性组的AR阳性率低于腋淋巴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阳性率和E-cadherin异常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复发转移组的EGFR阳性率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EGFR阳性组DFS低于EGFR阴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cadherin,AR的表达与复发转移和预后无相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TNBC是一类特殊的乳腺癌亚型,治疗手段有限,组织学分级大多为三级,浸润性导管癌为主,预后较non-TNBC差。 (2)TNBC中,EGFR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以及预后差呈正相关,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复发转移及预后无相关,AR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复发转移及预后无相关。 (3)肿瘤直径、TNM分期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淋腋结状态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4)EGFR可以评价TNBC的预后,并可以作为TNBC治疗的分子靶点。 (5)AR有希望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上的新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