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区小流域治理,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分配和土地利用优化等为基础,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措施,建立以经济植物、防护性植物、观赏性植物为核心的,农、林、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可为工业和商业提供优越生产、生态环境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目前对小流域治理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工程措施和造林措施为主,研究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综合配置和集中实施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二是从水文学、地质学、水利工程学等角度研究小流域陡坡地土壤侵蚀机理,包括侵蚀泥沙、径流和养分的流失特征,影响因素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法等定性定量方法在较小尺度上研究小流域分类及其治理优化模式,尺度推绎问题较突出。三峡库区山区分布有大量的小流域,而且小流域类型复杂,是三峡水库泥沙的主要策源地,加之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稀缺,小流域亦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资源。到目前为止,三峡库区尚未深入开展小流域治理方面的研究,难以为三峡库区山区水土保持、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系统能以迅速和灵活的方式通过模型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支持和帮助。当前决策支持系统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而且相继提出了群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式决策支持系统等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分别适应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决策部门的需要,这也代表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项目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现状调查、治理优化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查明该地区小流域的现状特征、土壤侵蚀因子及强度,构建出适用于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化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在分析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形成特征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及数学模型对三峡库区水土肥流失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典型小流域自然资源分异特征及社会经济结构状况,提出了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及发展策略。①小流域地貌是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地质构造等内营力是形成小流域地貌基本骨架的因素,气候、水文等外营力因素是在内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对地貌形态的进一步雕饰,对地貌演化的后期或现代地貌的演化起主导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