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 , TLR-4)表达增高, TLR-4参与炎症反应或炎症病理反应,针对TLR-4为靶点的药物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对TLR-4信号通路中某些环节的干预也成为了一种治疗免疫炎症疾病的策略。有实验表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在TLR-4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本实验对葡萄膜炎大鼠模型结膜下注射NF-κB受体阻断剂抗氧化剂二硫氨基甲酸肤毗咯烷(PDTC)及地塞米松,观察注射前后葡萄膜炎临床指标的变化以及药物对虹膜组织上TLR-4表达的影响,来探讨PDTC对治疗葡萄膜炎的意义。方法:1、模型的建立,将12只正常SPF级体重180~200g的SD大鼠,雌性,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1A组)6只,给予生理盐水双足底注射,制作模型对照组;模型组(1B组) 6只,给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双足底注射,制作葡萄膜炎动物模型组;2、PDTC对葡萄膜炎治疗效果的实验性研究,将18只正常SPF级体重180~200g的SD大鼠,雌性,随机分为三组:空白治疗组(2A组)6只,于LPS双足底注射后0h及6h给予生理盐水结膜下注射;PDTC治疗组(2B组)6只,方法同2A组给予治疗,但用PDTC代替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治疗组(2C组)6只,方法同2A组给予治疗,用地塞米松代替生理盐水。通过前房炎症反应、房水蛋白含量测定以及通过虹膜铺片免疫组化观察TLR-4的表达等方法,对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用SPSS11.0软件分析:1、模型的建立实验中1A组与1B组比较:(1)1B组大鼠眼部表现出一系列临床可见的炎症反应,24小时葡萄膜炎分级[1],4分4例,6分、8分各1例,1A组无炎症表现;(2)两组房水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测定,1B组明显高于1A组,数据分别成组t检验,p值均小于0.05,表明葡萄膜炎大鼠模型建立成功;(3)1B组虹膜铺片TLR-4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高于1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LR-4在葡萄膜炎症发生发展中有着一定的作用;2、治疗药物的实验性研究中,各组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一致性检验显示前房白细胞比较F=2.95 ,p=0.83方差齐;蛋白比较F=0.871,p=0.44方差齐,均应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1)2B组与2C组中大鼠眼部炎症反应明显轻于2A组,临床表现提示用药组药物疗效显著;(2) 2B组与2C组白细胞及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2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2B组与2C组之间细胞及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4)虹膜铺片TLR-4阳性表达细胞计数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2A组阳性细胞明显高于2B组(p=0.004),2A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2C组(p=0.004),2B组与2C组之间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522)。结论:1、双足底注射LPS成功制造葡萄膜炎动物模型;2、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中TLR-4表达明显增高,提示TLR-4在葡萄膜炎发展中有一定作用;3、PDTC结膜下注射对葡萄膜炎治疗效果显著,使虹膜铺片中TLR-4表达降低,减轻眼组织的病理损害,起到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4、地塞米松注射液结膜下注射对葡萄膜炎治疗效果显著,使虹膜铺片中TRL-4表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