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迄今为止脑血管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痉挛是发生率最高的中风并发症之。70%-80%的中风患者可致残,偏瘫患者基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痉挛。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引起疼痛、挛缩、畸形等问题,影响病人的康复。目前治疗痉挛的基本采用去除诱因、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口服药物、药物注射、手术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综合手段,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实践中,肢体痉挛仍是阻碍病人康复的一大因素。目的通过治疗组(益气活血舒筋中药汤剂、痉挛机治疗、常规运动疗法、针灸)与对照组(替扎尼定、常规运动疗法、针灸)治疗中风患者肢体痉挛的临床比较研究,评价其在治疗中风患者肢体痉挛的疗效性。方法本研究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97例,其中满足上肢肘部肌群改良Ashworth分级在1≤X≤3级者(上肢部分)有47例,满足CSS评分≥7分者(下肢部分)有50例。本研究分上下肢两部分分别研究,各部分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上肢部分的47例患者按改良Ashworth分级(1和1+;2和3)进行分层,再将层内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将符合下肢部分的患者按CSS评分(7-9,10-12和13-16)进行分层,再将层内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舒筋法中药汤剂合痉挛机、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及临床基础疾病治疗,对照组给与口服替扎尼定、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及临床基础疾病治疗。共治疗3周,于治疗前及每周末行疗效性及不良反应评价。疗效性评价指标为: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下肢部分:综合痉挛量表(CSS)、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反应、血压、脉搏、实验室检查值和心电图。结果上肢部分:除了2及3级层内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部分:治疗前后两组下肘综合痉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肢Fugl-Meyer评分、Berg平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下肢综合痉挛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Berg平衡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未发现死亡等事件。治疗组病人未发生不良反应、未发现死亡等事件。结论在上肢痉挛程度、轻度痉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方面,两组的治疗均有效;在下肢重度痉挛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上肢中度痉挛方面,治疗组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治疗组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