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民族旅游焕发出蓬勃生机。然而,国内一些民族村寨旅游规划不够全面、开发与经营模式单一,出现了“千寨一面”的问题。而且,部分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时,过于注重娱乐消费项目的投入,忽视了民族文化这一旅游核心,游客体验后普遍反映当地民族特点不强、人文风情感受也不深,导致游客满意度不高。在此背景下,民族旅游村寨文化体验满意度研究可以为我国民族旅游村寨怎样发挥景区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游客文化体验满意度,进而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论文首先对民族旅游村寨、文化体验、游客满意度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梳理了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三个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论文依据期望差异理论,借鉴相关文献,选取了民居建筑、民族服饰、特色饮食、手工艺品、语言文学、传统礼仪、民族歌乐、民族技艺、民间俗信以及民族节庆10个观测题项,对每个题项又设置了2—5个评价指标,然后从期望与感知两个层面构建了游客文化体验观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湖南省湘西州德夯苗寨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数据资料,再运用SPSS软件的频数百分比、交叉(卡方)、AHP权重、配对T检验和IPA象限图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德夯苗寨游客的人口学特征、消费者行为学特征、出游特征以及文化体验期望与感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论文发现游客对德夯苗寨文化观测题项的期望和差异较大,每一题项中均存在期望与感知不一致性较高的评价指标,游客文化体验满意度较低,结合实地考察和问卷访谈,论文分析了造成德夯苗寨游客文化体验满意度低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提升对策,对策涵盖了德夯苗寨10个观测题项。论文从游客视角出发,以期望差异理论为指导进行游客文化体验满意度研究,为民族旅游村寨文化体验研究开拓了思路。同时,对于德夯苗寨一类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村寨,在景区文化资源开发,提升游客文化体验满意度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