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早期西人汉语研究著作进行解读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至今国内外学术界还未完全展开,很多西人原著还不曾被发现或者解读还不够,艾约瑟的著述即为典型代表。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在中国一共生活57年,其中30年在北京。他184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848年9月到达上海。先在伦敦传教团出版社工作。1852-1858年他编辑了《华洋和合通书》(后更名为《中西通书》),还与李善兰、王韬等合作把许多西方科技书籍翻译成中文。另外,他还参与了《圣经》的翻译工作,并且是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部的活跃会员。1860、1861年艾约瑟先后访问太平天国,1860年移居烟台,1861年到达天津,1863年定居北京。1872-1875年,他与丁韪良合作出版中文杂志《中西闻见录》。1875年艾约瑟因其出色的东方学研究被爱丁堡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1880年艾约瑟从伦敦会离职,被聘为海关翻译。海关总署任命他负责翻译许多科技书籍,最终于1898年出版《西学启蒙十六种》。1905年艾约瑟在上海去世。作为著名的汉学家,他最擅长的是研究中国的宗教,但他也是一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语文学家。他著作颇丰,曾发表许多关于中国语言、宗教、经济等方面的著作。他的汉语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汉语语音、语法、汉字、和中外语言比较等多方面。本文选题为《英国来华传教士艾约瑟的汉语研究》,共分7部分:绪论、第一——五章和结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本选题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简述、本文研究方法、本文结构框架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分析艾约瑟的汉语官话与方言研究;第二章介绍艾约瑟的汉语语音研究,重点对他的汉语古音研究做了分析和阐述;第三章为艾约瑟的汉语语法研究,重点分析了艾约瑟的汉语词类研究及句法研究;第四章为艾约瑟的汉字研究,重点分析了艾约瑟的汉字部首研究及关于“六书”理论的解读等;第五章为艾约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重点讨论了艾约瑟关于世界几大语系的论述和他的词源学研究内容;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结论。本文通过对艾约瑟的原始英文著作进行细读和分析,借鉴现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语言学、历史学等方法,对艾约瑟的汉语研究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艾约瑟的汉语研究非常全面;(2)艾约瑟的汉语研究在许多方面具有“实用”的倾向,直至今日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3)艾约瑟的汉语研究不少内容在汉语本体研究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4)艾约瑟尝试的以汉语为中心的跨语系比较方法,有利于19世纪下半期西方学者了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