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T1加权像(T1-weighted imaging, T1WI)出现高信号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脑梗死后MRI出现T1WI高信号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325例新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在脑梗死临床症状出现1个月内行颅脑MRI检查,其中25例在梗死病灶周围或梗死灶内出现T1WI高信号为阳性组,其余300例MRI检查未发现T1WI高信号为阴性组。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血脂、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脑梗死面积、脑梗死类型(分为栓塞和非栓塞)、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 LA)、陈旧腔隙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进行分类、分型、分级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确定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阳性组25例患者T1WI高信号发生部位:大脑皮质(17例),基底节(3例),丘脑(1例),额叶下白质(1例),小脑(3例)。形态特点:于梗死区周围或梗死区内沿脑沟脑回呈线状分布或斑片状、斑点状、弧形分布,均无明显占位效应。T1WI高信号区在T2WI上的信号特点:高信号、低信号或等信号。2、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面积、脑梗死类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Fbg、LA、陈旧腔隙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面积、脑梗死类型、HDL-C与T1WI高信号相关(P<0.1)。脑梗死面积大、梗死类型为脑栓塞、HDL-C低的患者T1WI高信号发生率高。结论:脑梗死后T1WI高信号可能与梗死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 HT)或层状坏死等机制有关。其发生与梗死面积、脑梗死类型、HDL-C相关,脑梗死面积大、梗死类型为栓塞、HDL-C水平低的患者T1WI高信号发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