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已经到来,对人的主体性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在教育领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日益得到重视。我国自2001年起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措施就是选修课的设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选修课的设置,对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有过与学生主体性相关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三方面的理论支持,其结构包括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四个方面。学校课程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外在因素之一。设置选修课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一项有效措施。
选修课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悠久的历史,选课制首先在高等学校得到普遍采用,19世纪末,选修课制度由大学移植到中学。我国中学选修课制度时兴时废,在这一次的课程改革中才得到明确的提出和实施。
选修课对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于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以及对于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的顺应。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选修课设置采取模块的形式,在四个必修模块之外设置了六个选修模块,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与此相对应的六本选修课教材,从内容设计、建构方式上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地的尊重。
自2004年高中进入新课程以来,选修课的实施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促进了课程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选修课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学生选课和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为此,我们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为选修课的实施提供多方面的保障,以便使之更好地发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功能。教材应当从内容、学习方式、建构方式等方面体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学校应当对于选课给予有效的指导,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师资,实事求是地开展。教师需要更新观念,真正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此外,考试制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要保证新课程的继续开展,必须改革高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