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组织表达——功能与互动的视角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33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有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政府层面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平衡、传统媒体渠道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新兴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缺乏规范三个方面。为此,本文结合天津市H区T街区的实践探索,决定以直接面对社区居民的“新时期群众诉求调处机制”为案例来研究城市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组织表达。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第一,诉求调处机制借力于政府获得了机制运行所必备的硬件软件资源以实现了在社区的环境适应。第二,诉求调处机制致力于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怨、险、疑”问题,一方面实现了对于居民利益诉求的调处,另一方面也完善了社区功能。第三,诉求调处机制在运转过程中加深了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培育了社区公共意识从而促进了社区整合。第四,诉求调处机制通过对于利益诉求的及时化解了潜在基层社会危机,将那些使用过激表达方式的越轨行为重新引导至符合社会规范的理性轨道上。从互动论角度看,第一,诉求调处机制中最主要的互动发生在居民与社情民意接待员之间,而接待员本身同时扮演着居民与政府职能代言人的双重角色,使得这种互动更能贴近居民的诉求。第二,居民与接待员之间的互动主要以面谈的形式表现出来,面谈除了本身较为灵活的互动表现外伴随着接待员自身的谈话经验往往能够事半功倍。第三,对居民与接待员互动观的分析结果表明,接待员更多地从社区以及其他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一方面促使他们切实地汇集、回应居民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诉求调处工作也促进了他们产生这样的互动观。本文认为,城市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组织表达需要政府与居民的共同参与,二者分别能够提供各自独特的资源以支持利益诉求的顺利表达。组织表达还能够完善社区功能,使得居民能够更好地享受社区生活。此外,居民在进行利益诉求组织表达的过程中还能增进居民互动,培育社区公共意识。
其他文献
农村家庭养老的表现形式呈多样化,学界讨论最多的主要有三种:一是轮流养老;二是在家养老;三是独居养老。其中,轮流养老主要是针对多子女家庭中的儿子而言的,更多的是指居住地点
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性、独立性、公益性与社会性等特征,本文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本地区居民为主要构成人员,在街道、社区或乡镇、
在扶贫攻坚时期,政府自上而下的倡导与社会介入公共治理的属性相互契合。在政府部门的鼓励下,更多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中国贫困治理之中,其中不乏专门面向农村地区、为农民
作为贫困研究中重要维度的生计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并逐渐成为农村地区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减贫研究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加深,学术界开始以脆弱性为切入点来审视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