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中医理论作为本课题的指导,在以往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应用健脾补肾方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肝功能、彩超等观察指标的变化,探讨补肾健脾方在治疗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方面的效果,同时检测健脾补肾方的临床实用性,进一步探讨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病因病机以及健脾补肾方的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为临床上治疗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及保肝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方,每日一剂,早晚分别服用,疗程为3个月。并同时指导患者进食富含卵磷脂、优质蛋白的食物。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前白蛋白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检测健脾补肾方对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蛋白的作用以及在改善肝脏合成功能方面的作用。结果1.健脾补肾方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均有升高,治疗组的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对照组升高明显,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健脾补肾方对胆碱酯酶的影响:治疗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有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后的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胆碱酯酶的升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脾补肾方对ALT、AST、A/G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组的ALT有所下降而AST和A/G有所上升,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健脾补肾方对前白蛋白的影响:治疗组的前白蛋白在治疗后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5.健脾补肾方对门静脉宽度的影响:治疗组的门静脉宽度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两组治疗后结果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6.健脾补肾方对脾脏长度的影响: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脾脏长度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而治疗组的脾脏长度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治疗后结果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低蛋白血症是肝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见的临床症状。治疗采用健脾补肾方联合基本的抗病毒、保肝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益精为基本治法,随症加用其它药物,是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在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2.健脾补肾方可能是通过改善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的修复,达到保护肝细胞、增加蛋白合成的目的;健脾补肾方治疗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作用可能是多途径、多层次、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3.治疗组的治疗方案临床运用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理化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案疗效。并且临床运用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乙肝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较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