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结合美术特色学校学生德育状况,提出了在审美的角度下对在美术特色学校探索“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实践思考,试图以此提高美术特色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以美育德”德育模式探索的选题缘起。在当今社会急速转型时期,传统的单一的道德教育模式在应对多元化、复杂化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中已呈现出时效性不高的现状,尤其在学生更具个性化特点的美术特色学校,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开展美术特色学校“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探索,必将对美术中学的德育效能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更适应美术特色学校的办学需要,实施因材施教,践行培养特色人才的理念,创建一个让学生通过审美改造,使其个性特长、综合素质、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的德育模式。论文的第二部分对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简要的评价。通过对陶冶论观点从对美育德方向的研究,审美教育和心理机制对育德功能的研究,以及对美育的人格精神塑造意义的论述、当代德育美学观和美育育德相关论等文献的梳理,从“以美育德”的角度,用美的规律论证在美术特色学校探索“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论文的第三步部分分析了“以美育德”德育模式建构的意义,阐述美术特色学校“以美育德”德育模式实施的基本途径。全方位的美育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道德品格的主要途径。论文第四部分详细论述了在美术特色学校通过实施“与美同行”特色课程设计,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实现德育形式的审美化改造,从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美的熔铸等系列措施探索在美术特色学校“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实践,“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实践在广州市美术中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通过对“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探索,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德育活动中,弘扬并发展美术特色高中学生的美术爱好与特长,施行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的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的个性、素质和能力都获得和谐发展,把美的元素全面渗透到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并逐步渗透在班风、学风建设中,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索研究对学校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论文的第五部分归纳了学校在对“以美育德”德育模式探索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在论文的第六部分分析了美术中学学生在德育发展仍然存在着的制约性,这个制约性与当今社会外界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冲击、互联网的应用,尤其是网络游戏、社交软件对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对学生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的的不良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访谈中比较普遍地认为“以美育德”的德育模式的实践并没有从“制度上、意识上、方式上”得到学校各个方面——领导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真正高度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需要更加踏实开展,“以美育德”德育模式还没有放在一个较为突出的位置。论文的第六部分对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研究中提出了要完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以塑造师表美,保障“以美育德”德育模式进一步的开展,构建学校、社会、家长“三位一体”育人网络以使“以美育德”德育模式发挥更大的德育效能。在美术特色学校,由于学校的专业性特点,美育与德育不仅仅停留在“美育对德育产生作用”或“德育对美育产生作用”的层面,与美同行,真正的美育就是德育,真正的德育就是美育,在美术特色学校“以美育德”德育模式的实践就是美育与德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