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展海上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集装箱运输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同时对港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装箱港口正朝向泊位和航道深水化、码头规模和装卸设备大型化、生产智能化、服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宁波港凭借其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这几年在集装箱运输上获得了高速的发展,至2003年底,宁波港共有集装箱航线96条,月航班460班以上。2003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7.22万TEU,居大陆集装箱港口第五位;同比增长49.1%,增幅已连续5年居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首位。 在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显现出宁波港港口规模上的不足。宁波港目前共有集装箱专用泊位7个,设计能力为220万TEU,到2004年底集装箱专用泊位只能确保达到9个,设计能力为320万TEU,而预测结果在355万TEU以上。吞吐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码头泊位利用率的上升,这几年宁波港集装箱码头的泊位利用率在70%以上,高于世界上先进港口水平,这必将降低宁波港对航运企业的吸引力,对宁波港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加快集装箱在宁波港的通过速度,有必要对宁波港的港口规模进行研究,尤其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现有集装箱码头的通过能力。 论文首先从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外部环境着手,分析了世界集装箱运输业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描述了集装箱船舶及集装箱航线发展趋势,指出了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方向。接着分析了宁波港的集装箱航线以及到港集装箱船舶分布,并用灰色理论对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在选择确定港口规模的方法上,本文对不平衡系数法和排队论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采用排队论方法作为研究手段。运用排队理论对宁波港集装箱码头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与码头的现状相吻合,证明了它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敏感性分析,比较了到港船型、装卸桥数量、装卸效率、非生产性作业时间等因素变化后码头的表现,提出了提高宁波港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的途径。 本文研究的结论为宁波港在改造集装箱码头方面提供了参考,对于提高宁波港集装箱通过能力、进一步增强宁波港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