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临床上以不易破溃的水疱、大疱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疱形成,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示真表皮交界处C3和IgG等呈线状沉积;在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该抗体的靶抗原位于真表皮交界处的基底膜带。 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bullous pemphigoid antigen,BPAG),由表皮基底细胞产生,分布于基底膜的透明层、半桥粒处。其主要抗原为BPAG1(BP230),位于基底细胞内半桥粒附着斑处,为高分子量(230KD)的多肽。次要抗原为BPAG2(BP180),为低分子量(180KD)的跨膜结构蛋白,氨基端位于基底细胞内半桥粒附着斑处,羧基端位于基底细胞外的透明板内。Messenger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发现,在毛囊外毛根鞘周围基底膜带类天疱疮抗原呈线状分布,从毛囊漏斗部向下一直延伸到毛球顶端,此为利用毛囊直接免疫荧光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研究提供了分子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大疱性类天疱疮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基底膜带的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引起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游走浸润,产生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内的细胞因子,导致表皮下水疱形成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在水疱部位的浸润。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检查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活体病理组织取材时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我们采取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建立一种快捷、损伤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病例选择:23例大疙性类天疤疮患者来源于我院,男17例,女6例。均经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证实。23例患者均为疾病活动期,其中6例曾经不规则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未用免疫抑制剂治疗;7例患者未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余10例患者均曾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每例类天疙疮患者拔取带有毛囊的头发约20根。5例天疤疮患者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经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检查确诊,每例患者拔取带有毛囊的头发约20根。10例健康人,每人拔取带有毛囊的头发约10根。 2.主要试剂: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购自美国sIGMA公司。 二、方法: 从每例类天疙疮患者头上拔取的约20根头发中挑选带有毛囊的头发ro根,无水乙醇固定5分钟后,PBS洗smin x3次,加人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稀释度:1:64),37℃水浴30 min,PBS洗smin x3次,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 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3例大疤性类天疙疮患者头发毛囊,其中阳性20例,阴性3例,阳性率87.0%;类天疙疮IgG抗体在毛囊表皮下的外毛根鞘外层与结缔组织鞘之间呈明显的带状沉积。10例正常人及5例天疙疮患者均无带状沉积。结论 我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患者头发毛囊内类天疙疮抗体的沉积情况,同时与病人的其它检查相比较,结果发现:①拔出头发的毛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与患者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一致,符合大疙性类天疙疮的改变;②本方法简单快速、损伤小,且阳性率较高。 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敏感,且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可能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大疤性类天疙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