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侧脑室穿刺为神经外科的一项基础的临床操作,常用于严重颅内压增高时的减压、引流炎性脑脊液、脑室出血的穿刺引流、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以及颅内压监测等。神经外科医生结合患者影像学资料,如CT、MRI等,一般情况使用传统的方法定位穿刺;特殊情况,如脑室移位、变形等情况,需要根据影像资料在传统穿刺方式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穿刺点位置及穿刺方向。常用的侧脑室穿刺方法有额角穿刺和枕角穿刺,除此之外还有三角区穿刺和颞角穿刺法;但是因为额角宽大,无脉络丛,术后并发症较少,常被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作为首选的穿刺方式。目前被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接受的额角穿刺定位式也有多种,在临床使用过程也能达到较高的穿刺成功率,但是仍有一部分病例在穿刺过程中因为脑室结构特殊、经验不足等原因,出现不能穿刺成功或者引流管头留置位置不佳,甚至损伤重要神经结构等情况;这不但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及经济上的损害,还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虽然目前有很多高新的、精确定位的装置,但是因为其成本高、操作复杂等原因不能普及。所以本研究在传统穿刺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简易、有效的侧脑室额角穿刺方法。资料与方法:1.激光辅助穿刺框架由一个“弓”形的金属框架构成,可以发射激光平面,辅助标记体表参考线。2.激光虚拟模型MIMICS软件制作三个正交平面模型,模拟激光辅助框架的三个激光平面。3.模拟手术获取患者头部CT数据,导入mimics17,分别合成侧脑室、颅骨及皮肤的三维模型。将激光平面模型导入mimics软件中与颅骨模型进行匹配,在计算机上模拟穿刺,并记录相应的参数。4.患者选择在我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行脑室穿刺的患者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其中11例使用计算机辅助激光框架引导定位穿刺,19例使用传统穿刺方式进行额角穿刺。5.手术计算机上完成模拟手术,并记录相应参数。麻醉稳妥后,将激光框架安置于患者头部,并根据模拟手术的参数,调整激光平面的角度,记号笔标记激光在体表的投影线。常规消毒铺巾、切开、钻孔,穿刺针沿着两标记线所在平面的交线进针,穿刺深度同模拟手术的穿刺深度。术后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给予对症处理。结果:表.1两组结果比较结论:使用计算机辅助激光框架引导侧脑室额角穿刺,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和出血风险,并且操作简单有效,适宜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