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外场景识别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景识别是机器视觉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场景识别也逐步联合深度学习应用于无人机、无人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中,且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基于深度学习的场景识别也成为场景识别领域中的重点研究方向。场景识别可以分为室内场景识别和室外场景识别,室外场景一般由开阔的背景信息组成,识别难度比室内场景识别难度高。对于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室外机器人来说,感知和识别周围环境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外场景识别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室外场景多由大量背景信息组成,识别难度较高,为满足本文场景识别研究要求,本文采用在ImageNet数据集上已预训练的深度网络模型。针对自建数据集和ImageNet数据集类别差异问题,采用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微调的GoogleNet Inception V3网络模型,并对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时的学习率的设置问题进行探讨研究。(2)深度学习反向传播中的学习率设置的过小会导致网络模型收敛速度过慢,延长网络的训练时间,过大的学习率又会导致发散,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与损失函数相关的基于计算动词理论动态调整学习率的方法,优化网络模型。为描述损失函数和学习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最陡下降算法的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滤波算法中步长因子和误差的关系公式,将关系公式作为学习率的衰减公式训练网络模型。再将计算动词加入到学习率与损失函数关系公式中,使用计算动词相似度推导出用于每轮优化的学习率,进行参数调整,优化网络模型,进而得到一个更小的损失函数,提高识别效果。(3)针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低层特征局部细节描述相对较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ColorSIFT的传统特征和深度特征融合的场景识别方法。采用dColorSIFT算法提取低层特征,将提取的特征依次经过词袋模型和空间金字塔模型的编码和池化后,与使用计算动词改进的GoogLeNet InceptionV3网络模型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再通过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利用该方法弥补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提取的低层特征局部细节描述不足的缺陷,提高场景识别准确率。
其他文献
半导体存储器是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核心部件,其市场份额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占据较大的比重,是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半导体存储器难以向更小尺寸微缩化的方向发展。阻变存储器(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其具有微缩能力强,与现有半导体工艺兼容性好,结构简单的优点,在近几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其结构简单,R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处理多区域多模型混合的耦合复杂系统,即不同的子区域具有不同的偏微分方程模型或者不同子区域具有相同模型但不同的参数,两子区域间的交界面上施
水平井钻井技术已成为高效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卡钻事故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井下风险之一,事故发生概率高、处理工艺复杂,且易引起其它钻井事故和复杂情况,造
氟硅橡胶兼具有机氟橡胶和有机硅橡胶的优异性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氟硅橡胶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国内外对氟硅橡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传统氟硅橡胶硫化体系存在许多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毒性大、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如:酒类、咖啡、谷物等)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对其低成本、高灵敏度、简单、快速的
智慧协同路由器基于“智慧协同网络”思想,设计多信道非绑定模式、多信道绑定工作模式,解决了单一链路通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从结构上增强了现有网络安全性、移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本文针对跨平台支持、技术自主性等因素,设计并实现了智慧协同路由器的国产化平台移植方案,阐述了智慧协同路由器在国产化平台中功能移植的整体思路、关键部分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在移植后的国产化平台中进行了功能、性能测试。本文从设计思想、软
近年来,随着汽车售后市场的迅猛发展,售后备件作为售后市场的主要利润来源已经成为了汽车公司关注的重点。但是汽车售后备件的数量繁多,品类复杂,需求和提前期的波动性较大,
TiNi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特种材料,这种具有变形恢复能力的金属化合物目前在制作人造器官领域上应用广泛,但是由于材料硬度大,微孔加工难的问题导致传统机械加工方
非线性抛物方程在偏微分方程的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解的整体存在性和爆破性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对两类非线性抛物方程解的性质进行研究,一类是带非局部加权项的p-la
物联网设备的高速发展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带来的是大量的安全隐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安全事件的出现也引起了研究学者对于物联网设备安全研究的重视,其中设备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