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ToxoDB#17弓形虫卵囊对昆明小鼠的致病特点及对潘氏细胞的影响,本实验以4周龄健康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设置8个浓度梯度(<1个卵囊/ml,10~0~10~6个卵囊/ml)。此外,选取10~4个/只,10~5个/只,10~6个/只三个剂量及生理盐水组设置三个实验组及一个对照组,在灌胃后6h、1d、3d、8d,各组分别处死三只小鼠,取小肠各段及全身脏器固定,常规病理学切片,H&E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观察各组织病理损伤与虫体分布,并对小肠各段潘氏细胞及其颗粒的数量进行统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ToxoDB#17型弓形虫卵囊的分离及鉴定。通过小鼠生物学鉴定和细胞培养技术从河南一只阳性血清猫体内分离出1株弓形虫活虫,应用PCR-RFLP鉴定其基因型为ToxoDB#17,将含有ToxoDB#17型包囊的小鼠大脑饲喂给弓形虫血清学阴性的猫,采集新鲜猫粪,经蔗糖漂洗,分离弓形虫卵囊。2、ToxoDB#17弓形虫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将收集的卵囊原液从10~6个/ml倍比稀释到<1个/ml,分别灌胃小鼠,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及致死情况。结果显示:小鼠在攻虫后一周内出现一过性的精神沉郁,弓背,被毛逆立等现象。其中10~2个/ml与10~4个/ml剂量组中各出现一只死亡的小鼠,死亡的时间分别为37DAI和44DAI。剩余小鼠存活时间均超过60DAI。3、ToxoDB#17弓形虫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与损伤。选择10~4个卵囊/ml,10~5个卵囊/ml,10~6个卵囊/ml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小鼠,根据免疫组化切片结果,三组小鼠在4个时间点均有阳性抗原分布,其中抗原分布最多的组织是肠系膜淋巴结,卵囊浓度越高,IHC小鼠阳性检出率越高,损伤越重。剖检可见淋巴结和脾脏肿大。镜检发现淋巴结、脾脏严重坏死,大脑、肝脏血管周围有炎症反应。4、ToxoDB#17弓形虫卵囊灌胃小鼠后小肠损伤及弓形虫阳性面积的关系。小肠的HI评分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小肠损伤评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弓形虫在小肠各段中阳性面积逐渐增大。镜检可见:小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腺被破坏,潘氏细胞及颗粒大量减少。5、卵囊灌胃昆明小鼠后,小肠隐窝、潘氏细胞及其颗粒的变化。三组小鼠小肠各段隐窝数、PCs总数及其颗粒数都呈现先减少后增多再减少的趋势。6、ToxoDB#17弓形虫卵囊对昆明小鼠小肠溶菌酶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小肠各段潘氏细胞中溶菌酶并没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