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盘江流域(云南段)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ong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10年的ALOS影像为数据源,在eCognition的支持下进行南盘江流域(云南段)的景观生态分类,并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进行格局分析。通过与1990年Landsat TM和2000年Landsat ETM+影像分类结果比较,研究南盘江流域云南段1990年~2010年20年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揭示其变化的时空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  (1)从景观生态类型构成现状来看,研究区总面积43276.52 km2,总斑块数21680个,分为17种景观生态类型;以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灌丛和灌草丛、旱地的面积最大,共占流域总面积的83.25%,为流域的景观基质;其中暖温性针叶林面积最大,为14538.8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3.6%;暖温性灌丛和灌草丛面积为12720.131km2,占29.39%;旱地面积为8766.45km2,占20.26%。流域内整体斑块密度为0.501个·km-2,其中最大为旱地,为0.1477个·km-2;边界密度为27.72,景观形状指数为144.16,整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68,蔓延度指数为64.49;景观整体破碎度低,连通性较好,类型分布交错,景观格局较为复杂。  (2)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整体的破碎化程度减小,景观空间的聚集程度高,景观类型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各景观类型的格局变化趋势与景观的总体格局变化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1990年~2000年这10年期间,占面积优势地位的灌丛和灌草丛、针叶林、旱地和阔叶林等景观类型,其破碎化程度增高,斑块形状趋向复杂,斑块分布趋向离散。2000年~2010年,耕地破碎化程度增高,斑块形状趋向复杂,斑块分布趋向离散,灌丛和灌草丛、针叶林、阔叶林、人工林、和建筑区域等景观要素类型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弱,斑块形状趋向规则、斑块聚集度增加、连接性变强,景观的干扰程度下降。  (3)研究区灌丛和灌草丛、针叶林、旱地和阔叶林变化最为显著,相互之间的转化也较为频繁。在1990年~2000年这10年期间,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景观类型面积减少,耕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加;在2000年~2010年这10年期间,灌丛和灌草丛一直减少,其它景观类型面积增加,其中灌丛和灌草丛向针叶林、耕地转化的趋势最为明显。同时,耕地也有较大面积的景观类型转化为建筑区域,城镇化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城镇建设对耕地等景观类型的影响较为明显。
其他文献
云南的重金属矿产开采范围广、历史悠久,长期大面积的采矿、冶矿已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长久地影响着当地的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
在本文第一部分的工作中,我们对转录辅助因子JMY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受到多种分子或因素的调节,这些调节机制对神经系
本文对FAM3B基因沉默诱导p53依赖的细胞凋亡问题进行了研究。FAM3B是2002年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具有炎性因子类似的二级结构。先前的研究发现FAM3B在胰腺中高表达,因此又称为胰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与业务发展的需求,在现有电信网上传输IP数据成为必然,于是人们提出了下一代电信网(NGN,Next GenerationNetwork)这个概念。下一代电信网是
目的:通过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PB)中辅助性细胞1(T helper cells1,Th1)、辅助性细胞2(T helper cells2,Th2)、辅助性细胞17
由于隔离芯片具有隔离噪声和环路电流,并能有效保护器件(或人)免受高电压危害等优点,隔离芯片被广泛应用在条件极为苛刻的工业控制系统,军工设备及空间应用系统等环境中。为了有
目的:动态监测习惯性流产史患者外周血中 CD4+CD25+调节性 T细胞(Treg)的数量以及 T淋巴细胞及亚群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随妊娠过程的变化情况,为Treg、T细胞表面HLA-G
学位
目的:分析贵州地区8102例就诊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亚型分布及HPV52、58亚型存在状态与不同程度宫颈上皮病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方式,对受检妇女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也是云南重要的经济产业。其熟茶是一种后发酵茶,通过渥堆工艺形成,其中微生物在渥堆发酵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过去四十年的研究,由于方法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