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的压疮动物模型,比较相同压迫间隔时间法与逐步延长压迫间隔时间法两种不同压迫方法对SD大鼠皮肤及皮下组织在肉眼及病理学方面的损伤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对大鼠皮肤组织损伤影响的差别。方法:以健康雄性SD大鼠为试验动物,麻醉后使其仰卧于设计好的简易加压装置,以大鼠后肢关节为压迫点,通过实验获得使半数动物持续受压2小时后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的压强A。以压强A为实验压强,通过肉眼及病理学观察,比较相同压迫间隔时间法(以下简称常规法)及逐步延长压迫间隔时间法(以下简称实验法)两种方法对动物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情况。本实验由三个阶段组成:(1)第一阶段:预实验。本实验以70mmHg作为最大压强值,每组4只SD大鼠,通过预实验获得使全部实验动物受压肢体出现发红的最大压强即压强上限(Pm)和全部实验动物受压肢体全不出现发红的最小压强即压强下限(P n)。(2)第二阶段:实验压强A的获得。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六组,每组压强大小按等比数列分别为70mmHg(95 cmH2O),64mmHg(87cmH2O),58mmHg(80cmH2O),53mmHg(72 cmH2O),48mmHg(65cmH2O),44mmHg(60cmH2O),分别压迫实验动物后肢关节2小时,观察受压部位皮肤颜色的改变(发红为阳性结果),以寇氏法(K?rbar氏法)计算使半数动物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的压强A。(3)第三阶段:两种方法致动物皮肤改变的比较。健康雄性SD大鼠104只,麻醉后仰卧于设计好的简易加压装置,随机将大鼠分为①对照组(C组,n=48),仰卧于该装置,受压方式为压迫2小时后放松2小时,依照受压时间的不同分为1个循环组(C1组,n=8);2个循环组(C2组,n=8);3个循环组(C3组,n=8);4个循环组(C4组,n=8);5个循环组(C5组,n=8);7个循环组(C6组,n=8)。②实验组(E组,n=56),仰卧于该装置,受压方式为逐步延长的受压间隔时间,首次为压迫0.5小时后放松0.5小时,每次将压迫时间及放松时间各延长30分钟,即压迫1小时放松1小时,以此类推,直至压迫时间为3.5小时为止。依照不同的延长时间终点进行分组:压迫0.5小时后放松0.5小时(E1组,n=8);延长至压迫1小时放松1小时(E2组,n=8);延长至压迫1.5小时放松1.5小时,(E3组,n=8);延长至压迫2小时放松2小时(E4组,n=8);延长至压迫2.5小时放松2.5小时(E5组,n=8);延长至压迫3小时放松3小时(E6组,n=8);延长至压迫3.5小时放松3.5小时(E7组,n=8)。各组试验结束后,通过肉眼形态、颜色的观察及光镜下病理学改变的比较,分析大鼠受压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各组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皮肤破损等严重变化,但受压局部皮肤肉眼观察可见发红现象,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红率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P<0.05)。2、本实验条件下,使半数动物皮肤发红的压强大小(压强A)为55.08mmHg。3、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肥大细胞聚集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逐步延长压迫间隔时间的方法能减轻组织损伤,具体体现在肉眼观察结果和病理学指标。2、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可作为评价受压组织损伤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3、对I度压疮进行临床判断,肉眼观察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4、有学者提出在一段时间受压后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可逐渐增强,因而可以逐步延长翻身的时间,每阶段延长30分钟。本研究结果与该临床实践相符。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干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