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90年代长篇小说是作家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一定程度上弃绝外在意识形态支配、文化寻根热忱,以平民姿态对个体生存经验进行话语虚构的产物,所以,从经验与话语二维对其进行探讨研究,不仅极具可能性,而且也合乎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学研究范式。
与90年代长篇叙事不同,贾平凹90年代前的文学叙事则一定程度上受到主流意识形态、传统文化观念的支配,因为不能落实到个体经验的层面,作为对生活进行陈述总和的话语便相“隔”于叙述对象。在以《废都》为起点的90年代长篇小说叙事中,作家一方面追求叙事的历史和当代意义,另一方面则赋予话语与叙事对象相互谐和的性质。对个体生存经验进行讲述与价值建构,正是上述追求得以实现的途径。于是,《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等四部作品便不乏进入城市的农民、肝病患者、知名作家、末世文人等相应生存经验在平民视野、主体意识调控中的呈现。
当某些历史事件以变革的名义现实地出现并事实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时,因为对变革的顺应、不适、希冀(或恐惧)等不同的心理体验,个体及相应的生存经验便被植入现在、过去、将来的时间三维。《废都》等四部作品正叙述了改革开放、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变革背景下的生存经验及相应的心理体验,即是说,上述作品正陈述了过去、现在、将来时间三维中的个体经验,这正体现了叙事对于生活表象的超越及相应的价值建构。作品具体的时间策略,体现为两种时间逻辑平行对应的安排(人物生存经验时间逻辑,神秘性事件显示的时间逻辑);以及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当前文本与历史文本的互文:上述四文本间的互文)
经验与话语相谐和的叙事,也必然赋予叙事文本相应的文体特征。浓郁的烟火气息,是贾平凹90年代长篇小说叙事话语的显著特点。与个体生存的开放性、非线性、及一定程度的无序性相一致,贾平凹90年代长篇小说采用了散点聚焦、生活流的叙事方式,体验性、亲历性正是这种叙事方式带来的叙事文体特征。另外,话语及事件重复形成了文本独特的叙事频率;叙事中两种时间逻辑安排以及作家身份认同上的混淆则造成作品众声喧哗的复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