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当前高校中检测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手段。可是,近年来,高校中却出现了一种见怪不怪的考试现象,教师在考前以“划考试重点”“圈考试范围”等方式给学生提示考点,学生对老师的“考点提示”也尤为喜欢和依赖。但是,对于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考试现象,目前,很少有研究者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这正好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契机。 本研究主要是以西部某本科院校为例,通过对大学本科专业课考试及“考点提示”现象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从而发现这一现象的研究价值,并首次对“考点提示”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大学本科专业课考试及‘考点提示’现象调查”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以该校600名在校本科生和50名专业课任课教师为样本展开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12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和多次访谈,还通过现场观察法对课堂情况进行了解,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考点提示”现象,研究还发现“考点提示”现象具有普遍性、被认同度高、隐蔽性、差异性、争议性及复杂性等特点。 同时,为了了解考点提示现象产生以及长期存在的原因,研究者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探索:一是从考试本身来分析考点提示现象产生的原因,发现考试形式与内容固化,不良备考风气长期存在,考试程序与管理缺乏有效性,评价方式不合理等因素,都为考点提示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二是从考点提示行为主体间的博弈来进行分析考点提示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发现任课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任课老师之间、任课老师与学校的管理人员之间都存在着利益之间的博弈,这是考点提示现象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内在动因。 考点提示现象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消极影响,面对这种现象,研究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试制度、学校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对考点提示现象提出了规范的建议。 考点提示现象只是整个考试系统的一个细节,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的思考,对于课程、教学与考试,我们也应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