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环境污染引发公害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是多方面的,如急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间接危害等。水丝蚓属于水生底栖生物,对于水中重金属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引起反应。本研究以霍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ède)为实验对象,以铅为重金属污染物,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硝酸铅和乙酸铅对霍夫水丝蚓的毒性效应,以期揭示其毒性的机理,补充环境污染监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也为保护水生底栖动物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水生生物的养殖提供病理等方面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任务与目的有:研究重金属污染物对水丝蚓可能危害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价;阐明重金属污染物毒理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毒性作用的各种因素,探索重金属污染物对水丝蚓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为制定环境标准、环境卫生标准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方法:1.实验材料的筛选与培养根据水丝蚓的形态特征对水丝蚓进行分类,得到试验用的霍夫水丝蚓蚓。通过分析相关特征,可以济南市鱼鸟市场的水丝蚓分为两种,即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Claparède)和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eianus Ratzel)。2.硝酸铅和乙酸铅对霍夫水丝蚓的毒性在室内静水条件下,运用单一实验表明,硝酸铅和乙酸铅对水丝蚓作用24h、48h、96h的LC50。3.硝酸铅和乙酸铅对霍夫水丝蚓红细胞的损伤实验各分六组,在不同的浓度下测定暴露96h后铅对霍夫水丝蚓的红细胞的影响,观察其导致的核异常及产生的微核数。4.硝酸铅和乙酸铅的遗传毒性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硝酸铅和乙酸铅对霍夫水丝蚓基因组DNA的断裂损伤情况。结果:1.实验材料的筛选与培养济南市鱼鸟市场的水丝蚓可以分为两种,即霍甫水丝蚓以及克拉泊水丝蚓。2.硝酸铅和乙酸铅对霍夫水丝蚓的毒性结果通过分析两种铅盐对水丝蚓的半致死浓度,可以看出铅对水丝蚓的毒性是很大的。有很强的致死效应,为严重有害的重金属污染,并且符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3.硝酸铅和乙酸铅对红细胞的损伤铅会导致红细胞核异常产生微核,它们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核裂解、核内凹等。微核率和各项核异常率出现高峰的浓度并不完全同步,各项指标总体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虽然出现高峰值的浓度不一样。这说明铅对红细胞的损害是严重的。4.硝酸铅和乙酸铅的遗传毒性通过分析凝胶电泳的图像,以DNA电泳条带的弥散程度和迁移距离作为损伤程度的判断依据,发现两种铅盐对霍夫水丝蚓基因组DNA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断裂损伤。当DNA受损越严重,产生的断片越多并且片断越小,凝胶电泳时迁移DNA量也就越大,迁移的距离也就越长,浓度越高,在暴露相同时间下,铅对水丝蚓基因组DNA造成的损失就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