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针刺捻转泻法、针刺提插泻法干预“梁丘”穴治疗“急性胃痛”的镇痛疗效差异,为梁丘穴治疗急性胃痛最佳针刺手法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课题选取以急性胃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捻转泻法组、提插泻法组,每组30例,选取双侧梁丘穴。操作方法:针刺捻转泻法组:患者取平卧位,穴区皮肤用75%的酒精消毒后,选用直径0.3mm、针身长25~40mm不锈钢毫针常规针刺,直刺进针0.8-1.5寸,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行捻转泻法,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宜轻,捻转角度为180°-360°,频率为90-120次/min,持续1分钟,每隔5分钟行一次捻转泻法,若期间疼痛止,则停止行针,留针30min。针刺提插泻法组:患者取平卧位,穴区皮肤用75%的酒精消毒后,选用直径0.3mm、针身长25~40mm不锈钢毫针常规针刺,直刺进针0.8-1.5寸,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上下提插,轻插重提,针下插时用力宜轻,针上提时用力宜重,提插幅度为5-10mm,频率为90-120次/min,持续1分钟,每隔5分钟行一次提插泻法,若期间疼痛止,则停止行针,留针30min。以上两种操作均在急性胃痛发作时进行,观察不同针刺泻法干预梁丘穴的即时镇痛效果。选取国际公认的McGill疼痛询问中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每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针刺泻法干预梁丘穴治疗急性胃痛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行比较,为梁丘穴治疗急性胃痛最佳针刺手法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发病次数、VAS评分、PPI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说明这两种针刺泻法干预梁丘穴对急性胃痛均有针刺镇痛效应。3.两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捻转泻法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与提插泻法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捻转泻法组的针刺镇痛效应优于提插泻法组。4.捻转泻法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提插泻法组的总有效率为67.67%,捻转泻法组总有效率高于提插泻法组,说明捻转泻法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提插泻法组。结论:本研究表明,提插泻法、捻转泻法干预梁丘穴对急性胃痛均有镇痛效应,且捻转泻法干预方式的镇痛疗效优于提插泻法,为梁丘穴治疗急性胃痛的最佳针刺手法的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