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的作用机理及减震效果分析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抗震设计结构通过增强结构自身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来抵御地震作用,在结构遭遇中小地震作用时,结构安全性有冗余;遭遇超出预期的大地震作用时,结构安全性可能不足。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上布置各类阻尼器来消耗地震作用时输入结构的能量,进而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保障结构的抗震安全。目前,阻尼器在工程减震控制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中小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较小,阻尼器无法充分发挥其耗能减震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响应放大装置将结构响应放大后输入串联阻尼器,使得阻尼器在中小地震作用时亦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但在大震或超大震作用下,结构会产生很大的响应,经响应放大装置的进一步放大后,阻尼器的位移、速度、阻尼力等极有可能超过其极限设计能力,使阻尼器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有加剧结构倒塌破坏的风险。针对上述阻尼器及放大装置的不足,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Camtype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简称CRAD),CRAD利用凸轮式机构的往复运动原理,使与其串联的阻尼器在取得响应放大效应的同时,有效避免了阻尼器位移失效现象的发生。本文将摩擦阻尼器与CRAD串联,组成摩擦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CRADFD),对CRAD-FD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并对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减震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CRAD-FD恢复力模型推导及伪静力试验:对CRAD-FD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机理进行介绍,并进一步推导和完善CRAD-FD的理论恢复力及响应放大倍数公式。对CRAD-FD进行了伪静力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证明理论公式推导的正确性。分析CRAD参数变化带来的放大效应的变化,进而给出各个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并给出CRAD参数优化选型表。2、简谐激励下CRAD-FD控制效果研究:对安装CRAD-FD的单自由度体系(SDOF)进行简谐激励控制效果分析,给出CRAD-FD的简化恢复力公式。利用谐波平衡法推导CRAD-FD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解析解。通过对CRAD-FD单自由度体系动力方程逐步积分,得出CRAD-FD的能量解析解。3、CRAD-FD减震控制效果及可靠性研究:编制基于光滑迟滞型BOUC-WEN结构恢复力模型的MATLAB非线性减震分析程序,对无控、安装CRAD-FD和安装FD的SDOF体系分别进行了控制效果分析和能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CRAD的放大作用后,CRAD仅需串联小吨位摩擦阻尼器即可达到甚至优于直接安装大吨位摩擦阻尼器的减震控制效果;即使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与CRAD串联的摩擦阻尼器C-FD始终在设定偏心距内往复运动,不会发生位移超限而失效的现象。4、CRAD-FD的二次开发和基于性态的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提出适用于CRADFD消能减震结构的基于性态的能量抗震设计方法。借助ABAQUS提供的用户自定单元开发功能,编写CRAD-FD单元用户自定子程序来实现其在实体模型中的应用。选取三条符合工程算例场地条件的天然地震动记录,分别对无控结构、安装CRAD-FD及安装FD的减震结构进行罕遇与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RAD-FD在层间位移角、顶层位移以及基底剪力方面均有比FD更好的控制效果,耗能能力更强。
其他文献
牛栏溪滑坡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兴隆乡,2014年6月,经过持续性降雨,坡体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开裂变形,滑坡位于龙底江南岸陡斜坡地形,滑坡规模初步估计40万立方米,体量较大。该滑坡在持续性降雨条件下发生失稳滑动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发生滑动,将会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所以研究该滑坡对于滑坡的防治、预防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详细调查滑坡的基本地质条件、滑坡基本形态特征及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利用
水路运输在我国贸易运输中,特别是对外贸易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运工程是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保障,近年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在整体土木行业粗放式管理的大环境下,水运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不高,企业盈利水平较其他行业仍有较大的差距。近十年,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土木建设业发展带来了新的也更广阔的机遇,也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
“常全影”是一种室外日照条件下存在的自然现象,由建筑物、植物、构筑物等构影体组合遮挡阳光后形成的,在一定时段内始终处于阴影全覆盖状态的阴影部分,其位于构影体阴面紧邻部位,在地面等承影面上的大小和形态,与阴面的高度和其所相关的时长有关,构影体越低、时长越长,“常全影”越小。“常全影”空间的构建是改善夏热地区夏季晴日时节人群室外活动光热舒适性的重要途径,并需要在相关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进行积极和有效的应对
纳米零价铁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去除,但存在易被氧化和团聚的问题。本文利用资源回收的废旧棉纤维作为有机质前驱体,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棉纤维炭负载型零价铁材料(nZVI/CFs),解决纳米零价铁易被氧化和团聚的问题。考察nZVI/CFs应用于活化过硫酸氢钾(PMS)氧化降解左氧氟沙星(LEV)处理抗生素废水和协同吸附还原铀酰离子处理含铀废水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采用浸渍法将棉纤维浸泡
我国夏热地区夏季高温湿热且持续时间长,极大地影响了室外空间的光热舒适性。在人们日益总是户外活动的今天,积极和有效地营造充分和时空适用的阴影空间,成为应积极追求的的目标之一,而可在相对固定的场所和范围,营造在一定时段内持续处于阴影之中的“常全影”空间,则是实现这种目标的重要途径。但面对不同人群和室外活动类型的反映在时空需求上的种种差异,还须进行差异化的“常全影”空间构建的适宜应对,以便室外人群活动空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稀土元素的需求也急剧上涨,而相关矿产的开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冶炼废渣日渐增多以及稀土厂搬迁退役等问题使得废渣的处理处置迫在眉睫。本文对广东省某离子型稀土矿冶炼厂的酸不溶渣、除放射滤渣和最终中和渣进行研究,以期为废渣的存放以及处理处置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浸泡实验来模拟浅地表埋藏时雨水对废渣中有害金属浸出的影响,探究其浸出机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傅里叶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室外工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极端热环境直接危害了室外工人的健康,对工作安全构成了威胁,降低工人的生产力。人体生理指标和热暴露时间的变化是评价极端热环境热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确定人体生理指标、认知能力和热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准确预测和评价极端热环境下人体的热安全。2019年夏季,我们在广州地区的建筑工地进行了包括热参数测量在内的现场调查。获取了的热舒适调查、认知
本文针对某铅锌矿的实际工程需求,以高效利用超细粒级尾砂,降低附近环境压力,实现尾矿退库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前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研究学习国内外关于矿渣粉、超细粒级尾砂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以矿渣粉-水泥体系胶结超细粒级尾砂的构想。通过对各种材料的物化性能分析,试验新型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强度以及流动性指标,并借助SEM微观分析,初步探索矿渣粉代替水泥的可行性。利用新型胶凝材料按
建筑外围护结构主要由屋面、外墙、门窗构成,建筑物向外界散失的途径中,屋面传热产生的能耗损失占建筑总能耗损失的25%-30%,屋面保温隔热技术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措施。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仍存在老化快、易燃烧、吸水率高等问题,亟需研发、应用新型保温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顽疾和安全隐患并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因此,本文以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城市广州为例,从实际应用角度开展采用
近年来,地聚合物混凝土(GPC)因为具有环保、耐高温和低成本等众多优点备受人们关注。然而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GPC自身存在凝结硬化时间短、脆性大、强度不稳定以及硬化浆体干缩性大等缺点,不满足施工技术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开发能够满足工程需求的地聚物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GC),本课题使用矿粉、粉煤灰、硅灰以及微硅粉作为UHPGC的胶凝材料,选择三种不同级配的砂子作为骨料,采用水玻璃以及氢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