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蹦床运动在1997年被我国列为正式竞赛项目,是一个很年轻的运动项目,虽然中国蹦床运动起步晚,但是由于有良好的体操竞技基础,基础人才储备丰沛,蹦床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为止,中国蹦床已经培养出了三个奥运会冠军,是世界上第一个蝉联奥运会蹦床项目冠军的国家,更是有多位运动员在蹦床世锦赛上荣获金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蹦床项目已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中国蹦床运动员也逐渐确立了在国际蹦床赛事上的领军地位,成为国外运动员奋力追赶的目标。近几年的国际大赛上,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蹦床精英无论是在难度还是完成情况,都对中国队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威胁,很多国家蹦床运动发展飞速,与我国的蹦床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正因如此,为了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蹦床运动中我国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总结我国过去蹦床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而成绩的获得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平日里科学系统地训练。目前关于蹦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能训练的方面,很少有研究者关注蹦床的技术训练过程。原因可能是蹦床发展较晚,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丰富,优秀蹦床运动员尽管有大量的技术经验,但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导致在蹦床技术训练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白。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运动员有着不尽相同的训练计划。具体而言,尽管同属于一个队伍,接受同一个教练的指导的两个运动员在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上也可能有着巨大的差异。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选取运动员涂潇、董栋作为研究分析的案例,这两位运动员是目前我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蹦床运动员,他们的技术和成绩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本文对他们的训练周期与训练过程做了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男子蹦床项目的发展提供训练计划和方案相关方面的参考。通过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通过比赛结果的验证,将高水平男子蹦床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划分为准备期、一般赛期、大赛备战期、恢复期这种训练阶段的划分是行之有效的。每一个阶段的训练目标以及训练方案的制定都符合蹦床运动的训练和发展规律。技术训练方面,高水平男子蹦床运动员,遵循本文所研究的训练计划与训练过程,能很好的协调成套动作的训练数量以及对个体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的关系。在难度的发展训练方面,高水平男子蹦床运动员,遵循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依据规则的变化和对手在难度上的进步灵活设置针对性较强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在体能训练方面,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制定符合其个性的体能训练方案和计划,对于提升蹦床运动员的体能储备,适应连续高强度比赛,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本研究能为高水平男子蹦床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和执行训练过程中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