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于1979年这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转型发轫的特殊时间节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内容最为复杂、过程甚为曲折的文艺盛会,对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社会转型的理论框架和当代文学60余年的"长时段"视域下,"重返"第四次文代会历史现场,探究会议与八十年代文学转型的复杂关系,以实现对会议本质属性和历史文化意义的深入把握。除绪论与余论外,全文共有四章。绪论部分,首先从文献史料与当代文学史中的第四次文代会在内容含量和历史面相的反差入手,阐述将第四次文代会作为研究对象的缘起及其文学史、思想文化和现实意义所在;其次是对第四次文代会相关的研究性、史料性研究成果的综述及分析,这个过程也是从实践的角度对第四次文代会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价值、研究目的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论证;最后,在认识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的基础上,从研究视野、研究取向(或曰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上来建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具体方法。主体部分为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是对第四次文代会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结构展开长时段、宏观的"面"上的梳理,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从革命性到建设性的转换、党的文化方针政策从"两家争鸣"到"百家争鸣"的回归式调整、政治文化思潮从"左"冲"右"突到多元分化的裂变、社会心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嬗变四个层面梳理出会议背后"不可见"的社会文化结构形态及其"过渡与转型"变迁轨迹。第二章是对第四次文代会历史现象层面的历时性的整体把握。主要以时间的连贯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为原则,梳理会议召开的源流背景;"还原"会议筹备、进行、结束、会后余绪各个阶段的"台前""幕后"、会场"内""外"丰富复杂的历史样貌;总结概括会议的基本性状特征:"表象的同一与内在的分岐相交织的矛盾性",从而为进一步揭示会议背后的深层历史真相提供基本的史实与理据支撑。相应地,本章的重点将落在对第四次文代会"矛盾性"现象的盘整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从"力"的构成上梳理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原因与条件;外在、有形的现实直接"推力"、间接"给力"与内在、无形的历史"阻力";二、从中国文联领导班子确定、会议代表产生、会议文本特别是周扬主报告的"台前"与"幕后"两种文本形态及其繁琐微妙的生成过程等方面来梳理第四次文代会筹备过程中产生的"人事"矛盾;三、会场"百态",包括会场"内"邓小平《祝词》、周扬主报告与会议代表发言的同一与差异和会场"外"作家群体的复杂心态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分岐。第三、四章由"关注事件本身"转向"借助事件考察结构",展开对第四次文代会背后的八十年代文学结构及其变迁的考察与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转型的复杂关系,包括从文艺指导思想、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转变、调整与贯彻落实,文艺机构建设和文学队伍重组,对文艺民主的发扬和创作自由的保障三个方面来论述第四次文代会对文学创作外部环境的开放与规约;对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形态及其走向之间关系的历时性考察;对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观念的变革与转型之间复杂关系的阐述。第四章主要从第四次文代会对文学批评机制的调整与重建,第四次文代会与八十年代文学批评运行模式的转型两个层面来展开对会议与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转型的复杂关系的考察。最后是余论,阐述第四次文代会之于当代文学结构转型的当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