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生活的空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且也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领域,事实上材料与人类的出现和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远古时期的石器开始,人类经历了陶器、青铜器、铁器、漆器、瓷器等等许多以材料为依托的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常常把它们的名字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例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等等。现代文明中的钢铁、玻璃、塑料、橡胶、纤维等等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构成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感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设计活动中物化的过程,也就是材料被文化的过程。材料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与饮食、居住空间、能源和信息并列在一起,从而组成了人类的基本资源。然而,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由人类生产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挑战之一。它的产生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关。当然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以往人们一直认为材料资源是“天赐”资源,可以无穷无尽和无偿地使用,从来不去考虑自然界对人类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会做有何反馈。在错误的价值取向支配下,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掠夺式的,这种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引发出众多的环境问题。本文从设计的内部因素—产品的材料、形态、结构、工艺特性等,以及产品的外部因素—人、环境、社会、文化等,展开论题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与事理学原理,以垃圾桶的设计为例来具体分析垃圾桶设计中材料与生态环境的“适合性”。全文首先对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的产生和发展趋势做较为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使读者对生态问题有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从而引起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然后分析生态设计与材料工艺特性之间的关系,即在产品设计中材料工艺运用的适合性分析,并以垃圾桶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垃圾桶设计中材料与生态环境的“适合性”。同时建立产品设计中各种材料工艺的适合性评价体系。其中以垃圾桶的设计为例来具体分析垃圾桶设计中材料与生态环境的“适合性”,文章旨在事理学的指导思想来认识分析如何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场所中,选择适合的材料与工艺,并将此原理用于指导产品的设计选材。本文的基本架构及研究成果如下: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课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创新点的综述,从生态学、产品生态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材料生态设计与环境适应性”的理论观点。重点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产品设计中材料生态设计与生态环境建立的适应性”。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四章,通过调研和大量资料的搜集,重点以垃圾桶设计为例,展开对材料的工艺特性的研究。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即对上述材料的生态设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比。对材料生态设计中的工艺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及从人、环境、社会、市场、文化等多方面探讨从材料生态设计的角度,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上两章对材料以及材料生态设计的深入分析,在本章中,从事理学的角度详细论述生态环境建设与设计选材的关系。建立材料生态设计与生态环境建立的适应性评价体系。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研究局限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