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上声调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是相当复杂的。本文利用已出版的有代表性的方言点调查语料(共收录方言点300个,其中1点为自查)对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出了若干种类型,并探讨了中古上声字到今方言中的发展特点和变化原因。本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根据整理,分别将中古全浊上声字、次浊上声字、清音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情况归纳为“官话型”和“非官话型”两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的小类、特点、地域分布、所属方言点的调类差别等情况作了阐述。在“官话型”方言中,中古上声字的演变特点是全浊上声变去声,次浊上声与清上合流同读上声;在“非官话型”方言中,中古上声字的演变特点是全浊上声读音多样,次浊上声归属不定,清音上声多读上声。第二,分别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对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原因作了初步探讨。内因包括:调值的相似度、连读变调的影响、声母的影响、词汇语法的影响以及文字的影响;外因包括:移民的影响和邻近方言的渗透。第三,对中古上声字在相关方言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三对方言,即赣语和客语、平话和粤语、客赣语和粤语。进行比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古上声字的调类归属和辖字范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上声字在相关方言中的发展,既有各自独立的一面,又往往表现出诸多的一致性:赣语与客语、平话与粤语分别有各自独立的调类归属,但也存在共同的归派走向,如多数客语、部分赣语往往有少数全浊上字归入阴平,多数粤语、部分平话常常有少数全浊上字仍读阳上;赣语与客语今归阴平的浊上字,平话与粤语今读阳上的浊上字以及客赣语今归阴平与粤语今读阳上的浊上字之间,虽辖字范围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第四,总结出了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区域性特征明显。上声字在官话区与非官话区之间,官话区、非官话区内部各方言之间,往往形成不同的演变类型。首先,在官话区中,多数情况是全浊上字归去声,次浊上字读上声;而在非官话区中,全浊上字则读音多样,次浊上字亦归属不定。其次,在官话区内部各方言中,多数方言符合规律性演变,但亦有局部方言与主流走向不同,如六调区通泰方言全浊上字大多数或约半数归阴平。最后,在非官话区内部各方言中,上声字在地理相邻、渊源相连的方言中往往表现出近似的演变特征,如全浊上归阴平是多数客语、部分赣语共同的语音特点,多数次浊上字今读阳上是粤语、平话均较为普遍的语音现象。(2)演变过程的渐变性。首先是时间上的渐变性:同一方言各个字的演变速度有快有慢,变化时间有先有后,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无论是全浊上字,还是次浊上字,在多数方言中都不会一下子均按照语音演变的规律全部归入相应的调类,即全浊上归去声、次浊上归阴上。在演变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未变的、变化中的、已经变了的三种上声字,新旧音并行不悖、交错使用。其次是地域上的渐变性:上声字的变化总是从个别方言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不同区域。上声字的变化开始于北方中原官话,因此大致说来,上声字的演变由官话区逐步扩展到非官话区,由北方地区逐渐扩展到南方地区。(3)演变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声字在演变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既有来自语言文字系统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语言文字系统外部的因素。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古上声字在今方言中的发展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演变态势。
其他文献
简化免疫程序,方便养猪生产,是众多养猪人的需求,通过设计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RM48株)与伪狂犬活疫苗相互影响试验、混合使用对于伪狂犬免疫的影响试验、混合使用对于猪支原体肺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汉语言带有各自特定文化内涵的烙印。谚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英汉动物谚语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包含动物词汇的英汉谚语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不仅强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纵向贯通,更加深层次地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横向联系;同时还突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
为了防止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除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和严格控制用药量外,加强对农药残留检测也是有效的控制手段。阐述了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的原理与
长期以来,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没有获得足够重视,沦为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某些单词、短语甚至句型等语言知识点的工具,沦为教学翻译。学生翻译技能训练零课时现象在各高校
2009年1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针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标准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职业素质仍存在一些不足。调整师资力量
感性工学是一种以消费者导向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技术。女性消费者逐渐主导着消费市场,手机产品由于直接面对消费者,因而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感性工学的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闻翻译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手段,在促进文化交流,了解外部世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
本文将以《德伯家的苔丝》两个汉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原作和译作,向读者展示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如何传达原作的语言特色,希望对其汉译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些借